Skip to content

賺到流量、快速變現,卻失去自己?AI 創作者的重新開始之路

這篇文來自我看到一位 AI 內容創作者選擇放棄流量與收入,重新開始的故事。很多創作者一開始追求快速變現、流量爆紅而戴上面具,漸漸失去創作熱情。也分享我從化工系到不分系、從百萬年薪到負債 100 萬一人事業,「重新開始」的轉換經驗。文章也提供三個自我檢視方法,幫助迷惘的創作者找回創作初心。

📌目錄

我滑到一支影片《我為什麼不做 AI 影片了?》1,是一位原本主題為「如何用 AI 賺錢」的創作者,選擇放棄流量與收入,重新開始的故事。

她原本靠 AI 內容賺錢的創作者,卻選擇放棄流量與收入,重新開始,因為她說:

  • 「我其實沒有享受分享 AI 的過程,更多的是假裝成為一個專家。」
  • 「我在做 AI 的那段時間, 會覺得我的生活完全被這個東西佔據了。」

這幾年,看到一些人因風口入場,但明明沒熱情,卻得硬撐著,戴上面具演給大眾看。

久了,不只創作變成壓力,連對生活的掌控感都一點一滴消耗掉。

她還說:

如果一個方向,既然已經透過不喜歡,證明了不適合你,那麼你繼續走下去,只會離你想要的人生越來越遠。

聽到這句,非常有共鳴。

於是透過這篇文章沉澱我的一些想法,給正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方向」的你 ⬇️


當流量成為枷鎖:創作者的困境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被推著要快速建立個人品牌,要有專業、形象,要在某個領域有所影響力。

於是,很多「抄短線」的課程和內容開始,教人用一些行銷話術包裝自己,或是直接複製、搬運他人的內容來「快速成功」。

不是說「假裝成為 OOO」不好,先模仿已經成功的人,是有效的學習方式。但怎麼在過程中長出自己的樣子,才是能走遠的關鍵!

我見過太多創作者,一時發現某種內容呈現的方式,能帶來可觀流量,或者變現的機會時,就不斷複製同樣地模式,最終成為了流量的奴隸。

最可怕的是,這種狀態會慢慢侵蝕你對「創作」的熱情2

每天醒來想的不是「今天我想分享什麼」,而是「今天我該發什麼才能維持流量」時,創作就不再是表達,而變成了一種表演。

當你習慣了戴著面具生活,你會開始害怕摘下它。

摘下面具後,還會不會被人喜歡,會不會有價值?

這位靠 AI 內容賺錢的創作者大米,說她的生活完全被 AI 佔據,我想她指的不只是時間上的佔據,更是心理上的。

因為當你的身份完全建立在某個外在的標籤上時,你就失去了內在的自由。

在這種狀態下的創作,缺乏真正的深度和溫度,因為它不是你的真實生活,只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而製造的虛假內容3

觀眾可能一時被吸引,但很難建立真正的連結。

當開始迎合別人的期待而創作時,你就已經失去了最珍貴的東西:真誠


每一次重新開始,都是嚴重的迷惘和自我懷疑

說到「重新開始」,我可能我算是這方面的「專家」?

從外面來看,我看似很勇敢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但其實我怕的要死!

大學時,我讀的是化工系,是一個大家普遍覺得「安全」的選擇,畢業後能有穩定、薪水也不錯的工作機會。

再撐一年就有社會光環和不錯收入,卻在大三升大四的關鍵期,跳到啥也講不清的「不分系」。

但現在回頭看,那次轉系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

在不分系,我開始接觸到各種不同的領域,開始思考什麼是我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一件事: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即使那個聲音很微弱,即使周圍的人都不理解。

不分系對於我們這群學生的期許,我認為是:「異才」。不只是偏才,而是特異的異。因為只有一種專長,不足以未來面對變化極快,多工協作的世界。—— 來自我的成功大學不分系畢業演講

畢業後,拼死拼活爬到年薪百萬的穩定職場後,卻又選擇放棄穩定收入、重頭開始,負債 100 萬的一人事業之路。

我發現每一次的重新開始,都讓我向「更真實的自己」邁進了一大步。

不需要戴面具、可以誠實面對自己喜歡/不喜歡什麼,願意為了內心的聲音承擔風險。

覺得自己挺慶幸的,在很年輕的時候,各種撞牆、迷惘過,反覆地歸零再出發,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 我的人生價值觀、做事原則


走出自由之路:長期主義的力量

之前寫的《獨立創作者,不到一萬粉絲,怎麼年營收 960 萬?》文章最後有一段話:

你可能不快、內容不多、不寫聳動的標題,但只要專注做好那些砸大錢的人不想做的事,控制慾望和支出,也能慢慢走出一條自由、有掌控感的路。

這句話,是我這幾年來最深刻的體悟。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都在追求快速成功。我們看到一夜爆紅的網紅,看到短時間內就賺到大錢的創業者,很多人會羨慕,想要複製他們的成功模式。

「快錢」與「慢錢」,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哲學

快錢的邏輯是:找到市場的熱點快速切入,大量生產內容搶佔流量和注意力,快速變現。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見效快,收入可能很可觀。

但問題是,你很容易被市場的變化,拉著頭皮走。

你永遠在追趕、學習新的東西,但你很難在任何一個領域真正深耕。

更重要的是,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慢錢則是,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深入研究、持續創作、建立信任,自然而然地產生商業價值。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可持續,而且你會越做越有成就感。但它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心,而且初期可能看不到明顯的回報!

四年前,當我選擇做 Notion 相關的內容時,有太多人告訴我這個市場太小、又沒啥人聽過 Notion 和意識到生產力需要升級,但我還是想幫助人,更好地組織自己的生活,提升工作品質,於是我開始寫文章做影片,分享我的使用心得。

一開始,我的內容確實沒什麼人看,後來才慢慢有人留言說我的內容對他們有幫助,接著建立生活黑客會員社群,做了自己的線上課程

這個過程花了我好幾年時間。

如果我當初選擇追熱點,可能早就賺到錢了,但那樣並走不久。

所以,我很慶幸我選擇了這條慢路,因為它讓我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位置。

💡 雷蒙三十的價值觀之一:「長期主義」,有人把長期主義理解為「堅持」,這只說對了一半。

其實長期主義的本質是「持續地不被誘惑」,做追求可疊加的進步4

  • 以【Notion 訓練營】來說,賦能給學員持續發展網狀學習的生態,不為了凸顯自己的權威而斷掉同學之間的關係,第一目標關注的是個體的改變,而非數字。
  • 以【電子報寫作】來說,第一目標為培養和用戶的信任關係,不為了某廠商的利益說與事實不符的事。
  • 以【一人公司經營】來說,單次收入不能成為決定性指標,能否獲得用戶對下一次活動的期待才是關鍵,不為了單次銷量和觀看數損害用戶信任。

以前我也很雞婆,看到朋友「戴著面具」,沉浸在快錢的快感中,都會忍不住勸個幾句。

現在我發現,其實不用去苦口婆心,因為這種狀態需要自己狠狠地撞個牆,才能穩步走出來

我能做的,就是持續貫徹自己的信念、分享真實經驗,讓那些正在迷惘的人知道,還有另一種可能性。


創作者自我檢視:三個核心問題

如果你現在正在讀這篇文章,而且心裡有個聲音在問:「我是不是走錯方向了?

這問題,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因為只有當你開始質疑現狀,你才有可能做出巨大改變。

就像我在 最孤獨小酒館 Podcast 訪談精華 裡說到,我很喜歡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講過的一句話:

當我們沒有方向的時候,往哪裡走,都是往前走。

分享 3 個檢視方法,幫助你釐清自己的狀況:

一、你享受創作的過程嗎?

除了流量、收入、按讚數之外,你享受創作本身的過程嗎?當你坐下來創作時,你是興奮的,還是疲憊的?當你完成一個作品時,你是滿足的,還是鬆了一口氣?

如果你發現自己更多時候是在「完成任務」,而不是在「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你需要停下來想想。

二、你是在解決真實的問題嗎?

真正有價值的創作,通常都是在解決某個真實存在的問題。

這個問題可能是你自己遇到過的,也可能是你身邊的人遇到過的。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創作只是在迎合演算法、追逐流量,而沒有寫下你真正解決問題的故事、路徑和方法時,你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方向。

三、你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不知道」嗎?

真專家和假專家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知識的多寡,而是對無知的態度。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要裝作什麼都懂,刻意維持一個「專家」的形象,你可能已經被這個形象綁架了。

我欣賞的專家,經常會承認自己的不知道,並保持開放的心、持續學習。


重新開始,並非否定過去的自己

我始終覺得「自媒體」的起步,其實沒這麼多套路,就是做真正的「你自己」。

其他的技巧、工具,都是商業價值出現後的放大器。

但好像不少人走反了,大部分先想怎麼變現,卻忘了保持真實的自己。

如果你現在正在迷惘,如果你正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方向,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思考什麼是你真正想要的,不要害怕重新開始。

雖然過程可能很痛苦,但與其繼續假裝,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不如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相似的聲音了,它需要的是你獨特的聲音。

30 years old 1
賈伯斯(Steve Jobs):「你無法預先將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來自 關於 30 歲,我用十年學到的事

🔗 本文的臉書原始 Post;擴寫也不是件容易事阿…居然從 800 字寫到 3500 字。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也歡迎分享出去、留言給我,保持交流 ✌️


本文註腳補充

  1. 原影片連結點此 ↩︎
  2. 選擇擅長但犧牲喜歡(熱情),這是一個人生陷阱。 ↩︎
  3. 什麼才是產品?好的產品像是策展? ↩︎
  4. 真實的人生,追求無限賽局裡,會碰上各種有限賽局。 ↩︎

分享按鈕

關於作者

留言回應

訂閱
接收通知
guest
0 留言
最新的留言
最舊的留言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領取高效生產力的秘訣!

Free 免費 NT$ ?????
免費入門課&電子書&精華文章一次帶走
  • 聰明工作者的 10 堂體驗課
  • 現代人必備的 25+ 款數位工具
……更多你需要的現代人精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