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歲不是個截止日期,不需要向誰驗收什麼,而是各種可能性的開始。
總覺得 30 歲是一個值得回顧的時刻,雖然我的 30 歲今天才正要開始,但在這開篇的節點上,我有些計劃之外的筆記,想分享出來,給十年後的自己,或關心我的朋友們。
回顧十年,我的變化
- 18-24 歲的我,常被嘲笑是一個怪人,同學覺得我無法理解、學長姐嘴我不合群,朋友勸我別太固執,安穩的大路不走,偏要走些小巷窄道。
- 24-25 歲,從沒想過我會這麼早結婚,但就讓我幸運地碰上了人生伴侶柚子。倆人共同計劃到海外追尋工作的意義到 30 歲;正值職場上升期的我們,卻遇到疫情,半年多就回到台灣。體驗了大型互聯網公司、1/3 的裁員潮,也踏上萬人直播的電視舞台,又到台灣經歷了傳統集團的職場生活。
- 25-29 歲,以獨立創作者創業,建立了你現在看到的這個網站(雷蒙三十品牌),還有大部分人熟知的 Notion 和數位工作術線上教學&智能工作宅系列影片。
關於工作態度的轉變
回頭看這十幾年,發現這三個階段可以總結成:
- 為了理想工作:看到不對的事,我想改變它。
- 為了錢和生存工作:沒了學生身分庇護,賺錢是生存,也是獲得社會認同的最直接途徑。
- 為了不工作:意識到勞動不是為了賣出自己的時間,而是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生活的代價。
我在「組合式工作」這篇有寫到,我一直認為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只是個騙局,許多企業透過給你豐厚的福利、優渥的薪水,告訴你要持續替它們賣出時間和精力,讓明明不喜歡這份工作的你,卻為了享受物質的生活,必須持續交換,一正一負,卻稱為平衡。
關於工作和生活,與其追求平衡,不如整合(integrate)。工作不只是為了生計,更是個人體驗的自我滿足,生活裡有工作,工作裡能幫助生活,這是種我們值得追求的幸福。
那麼,我現在達到這樣的狀態了嗎?好像有這麼一點點了。
能以日常生活實踐、創作內容,幫助有需要的人,同時能夠賺點錢,入睡時能無愧於心,起床時能享受新的機遇。
30 歲不是個截止日期
回到開篇的那句話:「30 歲不是個截止日期,不需要向誰驗收什麼,而是各種可能性的開始。」
如同 5 年前開始的「雷蒙三十」Podcast 節目1的宗旨一樣 —— 30 歲的選擇是迷人的,比起 20 多歲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習和服從命令;30 歲的我們,沒有學校的限制,也不像 40 歲時有著不小的家庭包袱,所以這時期的選擇、工作和生活方法,更值得我(當年 25 歲)去參考學習。
痛苦是必然的,我只是在追求自我的滿足感
從 18 歲到 30 歲,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朋友問我,或者來自長輩的勸告:「是不是同時做的事情太多了?」
今年初,看到了一篇文章《Is it burnout or boreout?》,裡面提到了兩種倦怠模式,雖然都會造成壓力和情緒損耗,但略有不同:
- Burnout:主因並非來自工作量的多寡,而是缺乏對工作目標和時間的掌控,壓力來源是無法控制的狀態,以及自我照顧的不足。
- Boreout:相對 Burnout 是過度刺激,Boreout 是缺乏刺激,來自工作過於單調沒有挑戰性。
關於生活,掌控力和掌控欲
鬆弛感的來源:當你的掌控欲小於掌控力。
坦白說,自由工作的這 4 年,相比在職場和大學的 6-7 年,我只有起步的 1-2 年有明顯的 Burnout 感,後來越來越少,越來越能專注。
一路以來,我總習慣一人身兼多職。從大學時發起各種活動,無論是將「城市浪人」引進台南、籌辦「台美學生會議」和「共創時代」,還是發起「iGEM NCKU」,這些幾乎都是前無古人的項目,要從零策劃、設計行銷、籌募資源和找人……等。
正因為沒人可以參考學習,所以我幾乎什麼都要自己從零到一。這種狀態的確帶給我很大的壓力,加上 20 多歲的我,有一種「憤憤不平」底色,掌控欲特別強——既然我盡心盡力做一件事,就要有好的結果,就要做的比別人更好。
然而,在學校和職場的時期,我並沒有相對的掌控力,無論是自己的脾氣、身分標籤帶來的壓力,或者不可控的機遇,所以常常陷入一種倦怠低潮,只好透過再發起一個新項目來填補這種無力,不斷循環。
直到這幾年,跟柚子兩人一起經營這品牌、產品和會員社群,這種循環的惡性壓力,開始有了不小的改善。
可能是熬過了最初 1~2 年那種充滿不確定、變動的狀態,加上工作全都是自己發給自己,要做或不做什麼,都是我跟柚子兩人拍板就好,沒有了老闆和公司的限制、沒有學業成績要顧慮,也因為在家工作,有老婆陪伴,少了同儕壓力,不再需要證明什麼給誰看。頂多只有來自內心底層對自己的要求,會造成一些壓力:
- 這版本的教學文稿,可以讓我的想法更好地被理解嗎?
- 做這個方案,有辦法讓我們的既有訂閱會員,感受到我們的一起進步嗎?
- 我該怎麼讓內容創作,更好地在多平台發揮綜效嗎?怎麼運用自動化來減少重複性的工作?
……後來我發現,這種來自內在的自我要求,比較像某種「冒牌者狀態」,不是因為想掌控外在,算是種成長的助力。
因為從國中家庭變故、高中學測失利的這兩時期後,我很清楚自己的天賦只能算普通,背景不如人,更別說擁有的資源(無論資本上還是人際手腕上)比起市場上的同行來說遜色許多,唯一能讓我感到踏實、存在的,只有讓自己持續行動,累積作品,將被動轉為主動。
所以是每當有人問我:
「你是怎麼持續寫部落格、電子報2的?」
我通常會引用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痛苦是必然的,而磨難是可選擇的。」
Pain is inevitable but suffering is optional.
這句話來自村上春樹《關於跑步,我想說的是》(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書中的第一句話。也是我這幾年才感受到,這段開頭的那句話:「鬆弛感:是當你的掌控欲小於掌控力。」
對於生活,我們盡心盡力,透過記錄,只是為了持續感受到自己越來越好,但這件事對於外界的看法或結果如何,我不這麼在意。或許成長,就是漸漸的發現自己的平凡後,我們依然還在盡力讓自己能過的不平凡吧。
致持續追尋的自己,乾杯
10 多歲的我們,尋找著一種存在感;20 多歲的我們尋找一種歸屬感;30 歲的我們,尋找著什麼呢?
或許,我們人阿,可能這一輩子都在尋找那種,非我不可的事,無論工作、關係,還是生活模式。
提升自己的掌控力,降低自己的掌控欲,是我這十年學到的人生觀。
30 歲不是個什麼的截止日,當記錄下自己追尋的過程,幾年之後回頭一看,即便 99% 的努力都沒達到目標,又何妨?這些過程不會白費,都是屬於我們歷練、體驗的一部分。
就像沙特說的:「追尋的價值,不在於目的本身,而是這過程定義了我們的存在。」
今天(0917)是我的三十歲生日,也剛好是 2024 年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
雖然我已經沒怎麼在喝酒了,還是可以拿杯氣泡水和自己乾杯。
也和每一個,讀到這裡,正在開拓各種可能性的你們乾杯!🥂
※ 至於「雷蒙三十」會不會在十年後改名叫「雷蒙四十」?我認為是不會啦,因為過去、現在、未來同等重要,這個品牌名,是為了讓我記住一開始的磨難和學習,也是留下 25-30 歲那個赤誠、自由和持續追尋的自己。
- 雖然現在沒持續更新了,但這些在線上的節目,就是自己 24-25 歲的真實記錄。現在回頭看覺得有夠青澀,有夠呆,不過也是因為那時候選擇記錄和累積,才更靠近了現在的自己。 ↩︎
- 關於寫作,我有專門寫過《創作自由度》、《電子報經營:0 到 3000 人訂閱的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