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歡迎來到「一人公司系列」的第三集!
這是一個連續性的 Podcast ,上一集我們談到:
- 成立公司的優點?節稅、貸款與合作的角度分享。
- 商業的本質是什麼?商業的本質是交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 長大後和父母家人的相處,要如何與家人溝通?
「一人公司系列」就像積木而不是拼圖。
拼圖的單一塊用途薄弱,組成最後的整塊圖案,才有了意義。
而積木每一塊就有意義,排列組合拼在一起,又能創造了另一種用途。
一人公司系列的每一集就像一塊積木,每一集都有一個目的,但是全部聽完,會更有收穫。
這週和你分享的啟發點有三個:
- 怎麼打造自己的工作室?維持高效產出的方法?
- 身為自由工作者,你適合怎麼樣的工作環境?
- 怎麼談成一場好合作?
啟發一:怎麼打造自己的工作室?維持高效產出的方法?
上禮拜,我們和會計師聊完後,行動的第一步就是尋找商業登記地址。
於是,去了幾間商務中心和共享空間,大部分登記地址的費用都在一個月 $2,500~$3,500,
如果合約簽得比較長價格還能有再談的空間。
最後我們先簽了 2 年,老闆除了價錢打折很多之外,還多送了我們 4 個月。
柚子: 「很多人好奇,我們有要租一間辦公室嗎?」 雷蒙: 「沒有!」 「因為,我們的家就是辦公室。」
利用空間設計,打造屬於你的工作儀式感
獨立的工作空間,就是透過完整的空間建立屬於自己的工作儀式感。
也可以透過固定/制約式動作暗示自己,要開始工作了。
就像去上班時穿正式的上班服或是化妝等,有一個固定的動作。
柚子: 「我的固定儀式,就是一早泡一杯咖啡。」 「喝下一口咖啡,我就知道現在要開始工作了!」
動態休息,重點是「放空腦袋」
現代人的工作大部分不是體力勞動,而是利用腦袋在工作。
所以如果是利用「睡覺」當作休息,效果可能不是最佳的。
因為你的身體其實沒有很累。
一睡起來,發現待辦清單還那麼多,時間卻變少了,
結果愈發焦慮,工作效率下降,反而沒有達成休息的目的。
那「動態休息」到底是什麼?
就是工作到一個階段,休息一下,做一件跟工作完全無關的事情。
可以看本書、聽個音樂、運動拉筋或聽雷蒙三十的 Podcast,哈!
重點就是利用休息,放空你的腦袋。
雷蒙: 「像我自己還是會睡個午覺,只是我是趴在桌子上,休息 30 分鐘。」 「跟床離遠一些很重要,所以我把工作室打造在客廳。」
啟發二:身為自由工作者,你適合怎麼樣的工作環境?
我跟柚子最後決定不租一間辦公室,因為我們在家就可以有效的產出。
但是我們有一位朋友最近要創業,家裡明明很大超舒適,還是決定租個獨立的辦公間?
沒有哪個才是對或錯,而是要考量自身的需求。
「自我切換感」是我原本就具備的,就像有人需要去圖書館才能念書,而我不需要。
所以我們在家就可以有效產出,但有些人就是需要轉換整個空間才能有效的進入工作狀態。
共享空間的優缺點?
雷蒙三十現階段要盡速打造出一個產品,我們需要一個閉關的空間。
而共享空間會有不可避免的「實體打擾」。
「虛擬打擾」像是有人密你,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回覆流程,不需要立即回覆。
但在實體打擾,別人可能會問你要不要一起吃飯?
我很可能考量人情,很難每次都拒絕。
當然在家工作也可能會有家人或寵物的打擾,這部份我們很幸運沒有遇到,
可以參考上一集的如何與家人溝通。
啟發三:如何談成一場好合作?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
從第一季開始我們就很期待雷蒙三十可以辦一場線下的 Live Podcast 見面會
最近透過朋友的介紹,我們似乎有機會能和一家連鎖咖啡廳聊聊,現在該如何談合作?
思考對方的需求,為什麼選擇你?
我大學時,首次把城市浪人拉到台南舉辦,一開始沒人知道什麼是城市浪人挑戰賽,還以為是什麼社會服務公益計劃,但到最後我們拉到了數十間廠商合作與贊助
我是怎麼找到我們的活動與一般學生活動的「差異點」的?
怎麼談到台南市文化局的合作,並且後續開展數十間台南在地商家的支持?
這一集 Podcast 裡頭,舉了實際的真實故事和你分享,別錯過了。
一個關鍵:談合作前,先去思考對方為什麼需要跟你合作?
這次舉辦線下的 Live Podcast 見面會,
我們告訴咖啡廳:「我們有你們想要的客群,以及這是我們的合作方案 A & B & C」
好的合作,創造多贏。
先去想想,我的資源,他為什麼需要?
他的哪些資源,我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
因此,在談合作之前,先設計一個多贏的局面。
這也是上一集提到的商業思維!
盤點自身的資源,給對方替代方案
最厲害的合作技巧,是提供選項,而且都是設計過多贏的局面。
不管對方選 A 或 B 或 C,都是雙贏的選擇。
有一位媽媽,目前的困擾是不知道怎麼引導小孩去刷牙。 可是,小孩沒有蛀牙的經驗,不知道蛀牙的負面代價,所以小孩不願意去刷牙。 懂得合作思維的媽媽,會去設計選項。 孩子,你要先喝牛奶後刷牙?還是先喝養樂多然後刷牙呢?
你發現關鍵點了嗎?
小孩最討厭的就是,被別人當做小孩,什麼都要聽命令、聽經驗。
你給他選項,就意味著告訴他,你有選擇的權利,你也是大人。
但其實,他沒注意到的是,這個選項的目的是被設計過的。
給出選項,其實才是有掌控權的人。
想要得到某樣東西的最好方法是?
無論是談合作,還是想要追求心儀的對象,方法都在這集的 Podcast 裡!
歡迎你去聽我們的 Podcast。
本集小結&思考題
- 在家工作要高效,你必須設計屬於自己的儀式感,讓自己能快速切換狀態。
- 你適合什麼樣的工作環境,需要判斷自己對於轉換空間的需求。
- 怎麼談成一場好合作?向外思考,精準展現;向內建設,聚焦節制。
- 要能站在對方角度思考,盤點自身資源;但更關鍵的是向內建設,只關注那些能讓自己成長,能適應社會給出的需求,做產品的我們要足夠節制。
🤔思考題:
一人公司系列|下集預告
- 青色組織是什麼?重塑組織及建立社群的理想?
- 剛入職,怎麼獲得老闆與同事的青睞?
希望我們第三週的啟發,也能讓你有所收穫。
歡迎到雷蒙三十 臉書社團
或者 Instagram @yuiraymond 和我們一起討論和交流。
本集聽眾回饋
Tina
每次的而立人物都非常精彩
最喜歡孫志華老師那集!
雷蒙的理性商業思維跟柚子的感性溫暖調性相輔相成
喜歡在做事的時候一邊聽雷蒙對話學習商業思維
喜歡在看書的時候聽柚子說學習情感觀念
而且我覺得有柚子的聲音會讓整個podcast變得比較柔軟哈哈哈哈哈xDDD
你們很棒!!!!!
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做到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
Summary
相關文章:
[mailerlite_form form_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