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as Cole 尼可拉斯.柯爾是誰?

Nicolas Cole 是寫作者、連續創業者,擁有一套將「寫作」從個人技能,轉化解決方案和打造個人商業模式的獨特方法論,是創作者經濟時代的超級個體典範代表之一。
2016 年,他辭去廣告公司工作時,戶頭沒多少錢,對未來也是充滿迷惘。
幾年後,他的寫作事業年營收突破千萬美金。每天持續寫作外,他和搭檔 Dickie Bush 一起創立兩個寫作訓練營:
- Ship 30 for 30:幫助人們學習線上寫作,每天日更創作經營個人品牌
- Premium Ghostwriting Academy(PGA):培訓影子代筆寫手,如何尋找和服務高價值客戶
目前線上很多「寫作課」大多都能看見他們的影子,不得不說他在商業模式跟課程規劃上,很有自己的一套。


那麼,Nicolas Cole 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從何開始累積?與一般的創作者有什麼差異特色?
Nicolas Cole 的寫作起點,是在 2007 年開始寫一個《魔獸世界》部落格,那個遊戲部落格最終成為網路上最受歡迎的《魔獸世界》部落格之一,每天有超過一萬名玩家讀他的文章。
從此,他的寫作不再僅僅是愛好,更是慢慢摸索、實踐成一套可持續的個人商業模式 ⬇️
日更 Quora,開啟線上寫作百萬美金的身價
Nicolas Cole 當時大概也沒想到,他在 Quora1 上寫的文章會改變一切。
他在 2014 年開始挑戰自己每天寫一篇 Quora 回答,將他當天在工作中學到的東西作為寫作的靈感,集中精力讓回答對那些正在經歷(或想要經歷)類似事情的人產生共鳴。
他發現寫得越多,越知道哪些話題能引起共鳴:
- 哪些句子會讓人點讚?哪些開頭會讓人想繼續看下去?哪些結尾會讓人分享?
- 有些話題特別容易爆紅,有些話題寫了也沒人理?
慢慢地,學會了如何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而且每寫一篇答案,寫作技巧就不斷地進步。
到了年底,他的文章總瀏覽量超過 300 萬次!
💬 雷蒙短評:就像我剛開始寫作,也只是在社群上&Medium 上分享自己的學習筆記,第一年都不到 100 人的瀏覽量,甚至可能只有幾個人看,但只要持續做、持續改進,總會找到自己的節奏和觀眾群。
每天回答一個問題,你會慢慢地進步!記住,唯一錯誤的答案就是你沒有寫的那個。—— Nicolas Cole
開拓高價代筆影子寫手(Ghostwriting)市場
一個企業家讀了他在 Quora 的文章後,主動找上門來請他代筆。當時的 Nicolas Cole 甚至不知道「代筆寫作2」(Ghostwriting)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他發現這些客戶本身擁有寶貴的見解和故事,但缺乏時間寫作,把這些專業知識變成數位資產。
於時,他發現自己能以客戶的語氣撰寫,為忙碌且具備專業知識的企業家、高階主管和投資者代筆,將複雜的想法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文章、書籍,讓他收取高額費用!
第一個月他就賺了 10,000 多美元,是之前在廣告公司薪水的兩倍。幾個月內更翻倍到每月 20,000 美元。
甚至開了一間公司為 300 多位客戶提供服務,包括新創公司創辦人、高階主管、風險投資家、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葛萊美獎得主音樂家和奧運運動員……等等。
※ 而且以上,是在 ChatGPT(AI)還沒問世的時候;現在有 AI 輔助,這件事變得可行性高上許多。
寫作的變現路徑?先服務,後產品
很多人想靠寫作賺錢,腦中第一個想法就是:「我要出書」、「我要開付費專欄」、「我要做線上課程」。
但現實很殘酷,你以為你是誰?
當大部分人不認識你時,根本沒啥人願意買單。
Nicolas Cole 認為寫作賺錢的路徑有兩條:
販賣你的時間(服務模式)
包括接案寫作、代筆服務、顧問諮詢等。
- 優點:啟動門檻低,容易快速獲得第一筆收入
- 缺點:收入天花板明顯,因為時間資源有限
一天只有 24 小時,每增加一小時工作,你的效率與精力很可能遞減。
Nicolas Cole 初期專注於提供高價值的「代筆服務」,不與低價寫手競爭,而是直接鎖定那些「有錢、有知識,但沒時間」的 CEO 和創業者。
他的策略:先用「服務模式」讓自己活下來!然後大量累積「專業知識和成果案例」。
💬 雷蒙短評:這跟我在《超級個體工作術》中,副業發展章節的核心策略極相似。
一開始當沒人認識你時,需要專注利基市場 (Niche Down),主動出擊,做出案例成果和累積信用。
同時,也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工作知識的標準化流程,以便後續槓桿放大或打包成獨特的數位產品。
販賣你的知識(產品模式)
包括書籍、線上課程、付費會員、數位產品…等。
- 優點:沒有收入天花板,可以無限複製銷售
- 缺點:需要大量信任基礎和受眾,初期啟動極其困難
當 Nicolas Cole 透過代筆服務建立了穩定且可觀的月收入後,他才開始將累積的知識與經驗,打造成可規模化的「產品」—— 例如線上寫作訓練營《Ship 30 for 30》和數位產品《Full Stack Writer》、《Category Newsletter Creator》……等等。


產品模式的魅力,在於沒有上限。
在大多數情況下,賣出 1 本和賣出 100 萬本所需的邊際努力幾乎相同。但挑戰在於,一開始要讓大量有意義的受眾購買你的產品,難度遠超想像。
這兩個路徑,正是 Nicolas Cole 觀察到的現象(美國市場):為什麼大多數作家一開始會以每小時出售專業(提供服務)起家,累積足夠多的信任、品牌聲量後,逐漸轉成產品模式。
因為服務模式可以讓你先穩固基底,產品模式則讓你突破收入天花板。
寫作別從部落格開始:在有流量的地方釣魚
「我想開始網路寫作,我是不是該先架一個個人網站或部落格?」這是 99% 新手的標準問題。
Nicolas Cole 的答案讓人非常意外:千萬不要!
他認為,如果你想透過寫作建立影響力,架設個人部落格應該是你「最後」才需要考慮的事。
為什麼?
因為一個新的部落格,就像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島,除了你媽跟你家的狗,沒人知道它的存在。它沒有任何內建的流量。
他的策略是,先去流量池裡捕魚,再把魚帶回自己的魚塭。
- 個人網站(部落格):這是你的「數位名片」或「線上店面」,目的是展示成果、銷售產品。
- 社群平台:在「已有大量人群聚集的平台」上,分享你的觀點和故事。


具體怎麼做?簡單兩步驟:
- 第一步、在社群平台大量寫作:去 Quora、Medium、LinkedIn、X (Twitter)、Threads、Facebook 這些地方寫作,因為那裡已經有幾千萬、甚至幾億的用戶。你在那裡發文,才有機會被看見。
- 第二步、將社群平台的流量,導回你的自家平台:當你在公開平台獲得關注後,再透過誘因(例如免費資源),將這些讀者引導到你的電子報、YouTube 或個人網站。
這就是一種網路時代的槓桿策略:不要從零打造一個流量池,而是聰明地利用現有的巨大流量池,先去別人的地盤上建立名聲,再把忠實的粉絲帶回自家平台!
想要開始寫作?我寫過兩篇經驗分享文,或許對於正在嘗試寫作的你有幫助:
最好的讀者,是兩年前的自己
他認為人們更願意向那些在同一條路上領先他們幾步的人學習,而不是向專家學習。
而最好的寫作對象,就是兩年前的你。
他給了一些問題,你可以試著回答:
- 你當年曾為哪些事情苦惱,而如今卻不再苦惱?
- 你現在擁有哪些當時不具備的技能?
- 你剛開始對哪些嗜好感興趣?
- 你還沒有經歷過哪些人生轉變?
- 你對哪些話題不了解?
一一回答後,就能看到自己在過去兩年中發生了哪些變化,並有無數的寫作主題和想法!
像是我在《100 小時掌握自動化工作術|系列教學文》的開頭寫到:
如果,一年前的我,有看到這系列,一定能省下我 數十小時的時間,更有效地上手、理解底層邏輯、掌握這套「現代工作者的魔法」。
於是,我為了一年前的自己,開始寫自動化的文章。
在我錄製 Podcast、YouTube 小有心得的時候,也寫了:
這些寫作對象,其實都是「給自己」,因為要有效成長,更重要的是向自己學習。
就像我在《復盤思維:你是哪種工作者?》這篇文章裡說過的:
我們有三大學習對象,一是父母老師(學世界觀和道德邊界),二是前任(學人際關係和互動),三是自己。
前兩個數量都有限,而且「難以控制」,所以還是向自己學習還是最靠譜。
💡 Nicolas Cole 的其他寫作建議,供你參考:
- 停止在私底下練習,開始在公開場合練習。
- 不是找到自己的聲音,而是與讀者共同創造你的聲音。
- 至少持續穩定寫作 6 個月,然後再做決定是不是繼續寫。
- 在數位時代,讀者不會細讀,他們只會快速跳讀、瀏覽。
策略性免費工作:用「免費」換取你沒有的資源
Nicolas Cole 認為,大多數人對「免費工作」的理解是錯誤的。
他們把它看成是「吃虧」,是「被佔便宜」。但對於一個剛起步、缺乏資源的創作者或專業人士來說,「免費」是你手上最有力的籌碼之一。
如果你沒有某樣東西,你就應該願意為了得到它而免費工作。
他將其拆解為三個具體的交換策略:
一、換取「作品集」(Portfolio)
如果你是一個剛起步的寫手、設計師或攝影師,你最大的問題不是沒錢,而是沒有任何作品可以向潛在客戶證明你的能力。
主動找到你夢想合作的對象(可以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或一個你欣賞的品牌),為他們免費提供一次高質量的服務。你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要創造一個可以放進你作品集的「案例」。
二、換取「人脈」與「消息」(Social Proof)
如果你已經有了一些基礎作品,但你還沒有進入你所在領域的核心圈層?
那就去找比你更有影響力、更有信譽的人免費工作,你的目標是讓他們的名字出現在你的客戶名單上,擴展自己的人脈。就像一家新創公司,如果能說「Google 是我們的客戶」,價值是不是就瞬間提升?
Nicolas Cole 還曾為一位有投資加密貨幣的企業家代筆,因此獲得一些小道消息,開始將閒錢投入加密貨幣,沒多久直接暴漲!
三、換取「學習機會」(Education)
如果你想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但缺乏相關的知識和實戰經驗?
那就去找到該領域的頂尖專家,提出為他們免費工作或擔任學徒。
你的目標不是薪水,而是近距離觀察和學習他們的思考方式、工作流程和商業模式。這比任何昂貴的課程都更有價值!
記住:這個策略只在你真正能從對方身上學到東西時才有效。不要為一個和你水平差不多,甚至比你還差的人免費工作,那是浪費時間。
免費工作的底線
Nicolas Cole 並不鼓勵無止盡的免費工作:每一次免費工作,都必須有清晰的策略目標(換作品、換人脈、換知識)。
免費工作只是早期職涯的一個「短期策略」,一旦你達成了目標(例如作品集裡有 3-5 個案例),就可以轉向收費。
很重要的一點是,你應該是主動「提出」免費工作來換取特定資源的一方,而不是被動「接受」別人要求你免費工作的一方。
在新的網路時代裡,自訂遊戲規則
Nicolas Cole 每天會固定寫一萬字3,也自出版了至少 5 本書。
除了線上寫作訓練營之外,Nicolas Cole 同時在 Substack 開設付費電子報 Write With AI,分享 ChatGPT & Claude 提示詞、AI 寫作技巧給數位作家,經常性收入(ARR)超過 100,000 美元。
同時是 2 本知名寫作書籍的作者,如果你對數位寫作有興趣,推薦閱讀!
- 《網路寫作的藝術與商業》(The Art &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分享線上寫作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有效捕捉和維持讀者注意力的技巧,已售出超過 15,000 本。
- 《代筆寫作的藝術與商業》(The Art & Business of Ghostwriting):教導作家如何透過為他人線上寫作,成為一名成功的頂級代筆作家,並藉此實現每月上萬美元的高收入。


當所有寫手都在削價競爭時,Nicolas Cole 創造了「高價代筆」類別(Catagory);當所有人都想被出版社看見時,他選擇了「自我出版」這條更自由的道路。
從 Nicolas Cole 的故事裡,我們可以學習到在超級個體的時代裡,不一定要在舊的遊戲規則裡玩到最好,換條路吧!為自己創造一套全新的遊戲和職業規則!
雷蒙總結:有了網路,寫作是每個人翻身的機會
研究完 Nicolas Cole 的故事與商業模式,我最大的感觸是,他徹底打破了「寫作賺不了錢」的刻板印象。
跟我的個人商業路徑很類似,從文字創作出發,逐漸找到了一條清晰、可複製的商業模式。
- 先服務,後產品:先用高價代筆服務證明價值、建立信任,再用產品(課程、書)實現規模化。
- 流量平台優先:不要從零打造部落格,而是在臉書、Threads、X 等已有流量的社群平台寫作,再將流量導回自家平台。
- 策略性免費工作:免費不一定是吃虧,而是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取你沒有的資源。
而且再次印證我說過的:「寫作,是這個時代人人都該投資的技能。」
大部分人對「寫作」,會遲疑:這離我有點遠吧?只有靠內容產品、自媒體經營者,才適合「寫作」這門技術?
我的寫作蛻變之路
2015 年,我也是沒錢沒資源的毛頭小孩,因為開始將零碎的學習筆記發在臉書上,主動替人修改簡報,開始獲得在大學校內外,開付費簡報工作坊的機會。
2017 年,我開始把長文寫在 Medium 上,研究數位工具和個人生產力,因此收到外商公司的工作,還有 TEDx 年會演講邀約。
甚至,我 2019 年到北京工作,也因為有持續寫作,分享我的工作和生活經驗,意外收到「得到 APP」的邀請,登上知識春晚在深圳的直播,還包了機票跟一週的五星級飯店住宿,那次也是我第一次住五星級飯店。


這些機會,都是我這個窮人出身的普通人,不曾想像的。 寫作的習慣和累積,也是我職業生涯的轉捩爆發點。
從普通大學生,到講師,再到數位工具顧問,全靠寫作這把鑰匙和技術。
而且更意思的是,這三個里程碑,是由我的文字「自動」為我工作,吸引到對的人和全新的可能性。
📍 今年,我也把我這套「從普通人到超級個體」&「現代工作和個人商業模式路徑」,都整理在這堂我的年度大課【超級個體工作術】,如果你有需求,歡迎參考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