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上週日( 5 月 31 日)的晚上,你在哪,做些什麼呢?
我參加了一場演唱會,不過不是敦南誠品的最後一夜,而是五月天的「2020 五月之約」《突然好想見到你》線上演唱會。我和老婆雖然還沒一起去過任何的演唱會,但這次透過螢幕,一起哼唱著,短短幾小時,各種回憶湧現。
阿信:「2020 是充滿改變的一年,但五月天想要維持永遠不改變的事情。」
為什麼想和大家談談五月天呢?
除了想回顧下五月天在我二十多年來的影響之外,最近也看到社群媒體上越來越多「覺醒派」和「惡魔貓男」,他們討厭五月天,批評他們到了 40 歲還在裝年輕,社會明明如此不公,卻滿嘴夢想,很雞湯很噁。
(先說我很喜歡「反正我很閒」這個頻道,用樸實簡單的劇本和手法拍出社會荒唐,但大家在歡笑之餘,有沒有發現:輕易貶低別人的天真老覺青,你我身邊可能都有一位「惡魔貓男」)
但我卻有個不同想法,我們是需要這些內容的。
怎麼說呢?讓我今天用數個故事,先談談五月天給我的影響、回憶一下某些歌曲,再談談為什麼我們需要一些「雞湯」,最後講講我對於覺醒派的想法。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開始吧!
閱讀時建議帶個耳機,播放下面的《憨人》,跟著回憶一起打節拍吧。
我必須先老實說,我可能不算是個超級歌迷,我沒買過專輯、也沒去過演唱會,只參與過兩場「線上」的演唱會。
除了週日那場,還有 2017/03/29 成團 20 週年的線上同步直播的大安森林公園演唱會。那時候我人在台南,剛好我家客廳蠻大的,有個投影機可以把畫面投影在牆上,螢幕大概是 100 寸大,所以我就上台南 ptt,揪了一些五迷來家裡一起看大安森林公園的直播,結果還真的來了 20 幾個人,邊唱邊跳邊吃零食,真的是挺奇葩挺有趣的哈。
雖然我沒買過五月天的專輯,也還沒參加過任何一場演唱會,但是我小時候有個小習慣,我會把他們的歌詞抄寫下來,寫在那本封面是銀河《星空》的小筆記本,那是我人生裡頭,數個重要的階段。
國中時期:九號球、志明與春嬌、知足
翻到 2008 年,國中一年級那頁,我面臨了人生的大迷惘,而那首《九號球》,給了我不同的想法。那一年,因為家裡出了些事,爸媽正打算離婚,我本來很討厭與父母相處,用一種受害者的心態面對這些意外,後來因為這首歌,我才知道,要珍惜那些真正愛我的家人。
《九號球》這首歌是怪獸忙著籌備專輯工作,沒有把握時間去陪媽媽的怪獸,後來把旋律跟想法告訴阿信,最後阿信寫詞,這種歌產生了。
MV 裡頭的一開始的那段對白也很令人印象深刻:
五月天阿信:「欸,做夢有什麼不好。」
也許我這一生 始終在追逐那顆九號球
卻忘了 是誰在愛我 是誰在罩著我
後來,國中二升三的時候,是第一次遇上綠色。
在一起將近兩年的女朋友,跟自己班上最好的朋友跑了。還在我眼前卿卿我我,摸頭、摟腰甚至接吻,我那時候寫下了《志明與春嬌》的歌詞。
我和你 最好就到這
你對我 已經沒感覺
麥擱傷心 麥擱我這愛你 你不愛我
這首是抒情搖滾,比起一般的流行情歌,更有一種吶喊和灑脫的感覺,比較不會讓自己太陷入傷心的黑洞裡,能用鼓聲把自己打醒。
最後,國中畢業那天,有位同學在我們即將要離開教室,跟教室最後道別的時候,放了《知足》,讓我哭得稀哩嘩拉的。
終於你身影 消失在人海盡頭 才發現 笑著哭 最痛
後來我們一夥人去 KTV ,我點了一首明明是激昂熱血的《孫悟空》,唱著唱著卻莫名紅了眼眶。
齊天大聖是我 誰能奈何了我
但是我卻依然 不小心 敗給了寂寞
如果能有一天 再一次重返光榮 記得找我 我的好朋友
高中時期:垃圾車、憨人、牙關
到了高中階段,很幸運地,我考上了五月天的母校國立師大附中。
小高一的時光,是我高中裡頭最快樂的一年。因為遇上了一群能玩、能分享能互相幫助彼此的夥伴,我們還有個團名,叫做 Romance(R團),甚至還有我們團的徽章,每個人的書包上都會別著,一種身份認同吧哈哈哈。那些日子裡,我們十幾個人一起翹課、一起吃飯、一起出遊、一起跨年。
但事情沒這麼順利~因為每個夥伴都在校園裡很活躍,後來被學長姐認為太囂張 XD
所以筆記那頁裡,我抄下《垃圾車》的歌詞:
有你 我才未孤單 有你的陪伴 我才有靠山
你若不爽 我是你的垃圾車 每天聽你的心聲
到了高二,我選上了附中社團聯合會 38 屆的副會長。本以為我在人際關係和組織管理上的能力還不錯,結果卻遇上瓶頸。不管是業務上、課業上,還是人際關係上,不斷的事與願違,不斷地懷疑著自己,原來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傻瓜。
那時候,我反覆聽了《憨人》有上百次吧?那是首讓我繼續有動力堅持的歌,因為這首歌最後的「拉拉拉⋯⋯」,感覺是在告訴著我:要相信自己,要堅持下去,最終會是件好事的。
我有我的路 有我的夢
我走過的路 只有希望
只好看破這須虛華 不怕路歹行
甘願來做憨人
到了高中的最後,又是一段分手又有點綠的故事。
(怎麼每段學校的最後都是這種…)
那時候我是跟小我一屆的學妹在一起,雖然她小我一歲,但是非常成熟,甚至可以說,我的英文基底和世界觀是她教我的。
然而,高三準備考大學的那一年,是痛苦的。
那年,我參加了一個朋友的衝刺營,住進了他們家,開始操練制式化的衝刺課表,我沒有時間再陪女朋友…。以前一週會一起吃飯兩次,還有一起去圖書館的習慣都斷掉了。
同時,她跟我說,她遇到了一位對她很好的同屆生,我想,這位學弟才是那個能陪她一起度過明年大考的人吧?
所以就咬緊牙關,和平分手了。我心裡頭當然很不捨,畢竟有點被盜帳號的感覺。
只好每天都睡前都聽著《牙關》和《時光機》:
等待後面是等待 更沈默的等待
如果你愛過我 你不會就這樣走
痛哭之後 卻又咬緊牙關
好後悔好傷心想重來行不行
再一次我就不會走向這樣的結局
然而,這次的分手,跟國中的不太一樣。我陷入了那個悲傷的漩渦裡,即便有著五月天的陪伴。第二次北部模擬考因此從 65 級分掉到 54 級分,整個人行屍走肉的,非常痛苦,但這就是青春期的成長吧。
大學時期:倔強、乾杯、後青春的詩
到了大學,我才漸漸聽懂了《倔強》歌詞背後更深刻的意涵。
逆風的方向 更適合飛翔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 只怕自己投降
還有《乾杯》所描寫的人生,原來是那些一幕幕的細節,累積成為了現在的我。
這首歌和 MV 讓我意識到,成長是怎麼模樣。當下的苦雖然很不舒服、很痛也很幹,但是回頭來看,是一幕幕,會讓人會心一笑的細節。
正如過世的民謠歌手柯恩(Leonard Cohen)說過的話: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乾杯》MV 的前半段,很多畫面是在師大附中拍攝的,拍出了我從國小到大學的人生階段:
MV 的後半段則是拍了出社會的各種畫面,結婚生子、買房、開雙B、高爾夫⋯⋯等等。但應該不能說是社會的各種畫面,而是一個「主流成就」的各種畫面。
我的求學歷程,從師大附中到成功大學,大致上處於社會認為的主流成就路線,但自詡有著一顆非主流腦袋的我,聽著這首溫暖、輕鬆又有畫面的歌,卻開始懷疑: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看著這 MV 數十次後,我知道我不想要這種,一眼就能看到終點的人生。
雖然我也很清楚,自己沒那資源,更沒辦法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結局,不可能一杆就進球,但我還是想離開這條主流畫面。
(延伸閱讀:自大與自信,固執和堅持怎麼區分?)
既然如此,那就活在當下,多去試錯,探索自己的熱情和刪除自己的幻想。我不知道我會走到哪,但我知道,我能做的是,去把每個手上的責任和熱情做好。
就像《後青春的詩》裡的中間口白吧?
盛夏正在一天一天的燦爛
然後呢?一起走吧。
入世到厭世,我也曾經不相信五月天
然而,到了大三那年,因為經濟的壓力,我開始瘋狂工作掙錢。
卻不知道怎麼了,我沒在抄寫五月天的歌詞了。
可能就是大家講的,入世到厭世吧?
從「讀」雞湯轉為「毒」雞湯。
人生與夢想的想像,也似乎被「現實」給替代了。
額外分享一則,我前陣子在臉書上分享的,關於我們的人生路徑大概是:「正向→入世→厭世→入世→正向」
這時候的我,大概就是到了厭世的階段。這階段的路很恐怖,像流沙一樣,一不小心就會越陷越深,對這世界失去希望,一不小心就把自己關進鐵屋子裡頭,嘴上一邊喊著人間不值得,一邊指責其他人,然後就成為了憤世忌俗的人。
可以理解和欣賞,別成了憤世忌俗的人
所以我大概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一群「覺醒派」的人們,討厭五月天,批評他們到了 40 歲還在裝年輕,討厭他們,在社會如此不公的情況下,還在寫那些夢想和人生,很噁很雞湯的歌。
雖然我能理解,但我還是想替五月天以及「雞湯」說幾句話。
第一,雞湯沒有不好,可能還是個剛需。
覺醒派的人,總是在呼喚理性,拒絕雞湯,但我想先分享一段我聽過的話:「理性是人類的人性,卻不是人類的天性。就像一顆石子投入池塘,會泛起一陣漣漪,這漣漪是理性,是那石子。相反,漣漪雖然僅僅停留在水面上,人們卻還是只注意到漣漪,忘記了水面下永恆的平靜,而那平靜才是這池塘的常態。」
我還有發現,在西方世界裡頭,激勵型分享家是個剛需職業,但在東方社會裡頭,激勵型講師常被認為是個騙子,只會出現在直銷場合,是個雞湯王的存在?
但不知道為什麼在中文社會裡,雞湯或者正能量這種詞,好像容易變成貶義的?
我們的市場上確實有心靈成長的需求,但我真沒看過中文的激勵型分享家?我目前能想到大概類似的就幾位:樊登、陳銘和馬雲吧。(台灣有嗎?歡迎分享給我,讓我研究下 XD)
回到主題,為什麼我認為我們內心的深處,是需要這種內容的?
因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定會有些很討厭的事情,但我們其實都明白,大多時候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而已。
我們需要一個理由來說服自己,而不是用真相來潑把冷水。
因為我們人都是很犯賤的,沒有自己走過彎路,往往是學不乖。
如果有個方法能讓我們開始行動,即便小概率成功,大概率是踢鐵板,我認為都比那些站在旁邊冷言冷語,指責他人的鍵盤俠好上太多了。
五月天的歌,簡單、直觀地告訴我們要真誠地對善待自己,不去煽動仇恨,這對我來說,就是個好方法。
我相信需要雞湯和正能量的人,大多不是什麼壞人,而且也知道這世上的路還是靠自己走出來的,他們只是需要一份溫暖、善意的助推,來面對生活中的惡意和困難。
第二,怨天尤人和憤世忌俗,我偏好前者
五月天的歌,不是沒有抱怨,只是不去憤世忌俗。
他們告訴我們要問自己為什麼還沒席動,而不是指著別人的鼻子說憑什麼。
(延伸閱讀:為什麼與憑什麼,看你的成長價值觀)
但有些人則是選擇憤世忌俗,不只是要把自己的情緒宣洩出來,還要再用情緒勒索的方式煽動其他人一起攻擊某人某事。
我本來很不能接受,但現在可以漸漸理解。
這是他們的生活體驗和需求,
不是個過錯,只是個選擇。
好的方法,我們學習;
不適合的方法,我們欣賞,這樣就夠了。
舉個例子,如果你最近有看台灣 Podcast 的排行榜,應該有發現 Podcast 又有超新星出現了。總排行榜的前幾名都有個共同特性,除了跟錢很近的理財類別,就是偏生活類的閒聊,甚至是帶有嘲諷意味的節目。
這也是一種生活體驗和需求,有需求能被滿足都是好事。
我當然也很羨慕他們能在排行榜上的前幾名,但我知道哪些事情適合我去做,那就觀察、學習和嘗試,但更重要的是,我必須知道哪些事情並不適合我,那就欣賞就好。
最後,回到五月天本身,雖然時光荏苒,他們也 40 多歲了。我想,最初的歌他們是寫給自己的,那些熱血、青春和挫折的故事。然而,後來的歌,他們是寫給需要的人們聽的,用他們的歌,助推一些渴望行動的人們。
謝謝五月天,給我的《瘋狂世界》,讓《頑固》的我,開始《擁抱》《溫柔》,知道什麼是《知足》,即便卡在《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的鴻溝裡,還能《放肆》地做《憨人》的夢,《相信》自己終有一天能《出頭天》,找到自己的那顆《九號球》。
謝謝你們,唱出了好幾代人的青春。
最後最後,我好想去唱歌啊!
延伸閱讀&參考文章:《乾杯》給了我第二人生:40歲的五月天還在唱人生與夢想,但台灣仍然需要他們
- 今日思考題
你最喜歡歌曲是哪首呢?(不一定要五月天的)
可以和我們用一個故事,分享這首歌帶給你的感受嗎?
歡迎你到我們私人的臉書社團或 IG(@yuiraymond)#雷蒙三十,參與本集的討論,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