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圖:20231118 小羊邀約的分享會
🤯〔上吐下瀉的體驗〕
這次泰國之旅絕對是印象最深刻的小旅行了,開篇先是行李被丟包(還好隔天有找回),結束前一天吃到怪海鮮食物中毒,半夜起來吐到虛脫,然後隔天全身無力躺在泳池旁休息,醒來後發現自己變成蚊子大軍的大餐,全身都是紅點點…。
不過除了這 2 個小意外之災,這次泰國之旅是真的很不錯,許多新體驗,例如明明交通一團亂,但是不會有人按喇叭;網路品質好、住宿價錢划算,很適合旅行工作;電子支付很方便,可惜台灣依然不能用,即便我有支付寶。
上次去泰國是幾乎沒有記憶的孩童時期,相隔 20 多年實際去走走,才親自瞭解到原來大家口中「觀光之國」的立體感;旅行,除了是重啟充電,也是一種好奇心的催化劑,而保有好奇是終身學習的關鍵。
🎙️〔學習家小羊邀約分享 – 別怕和世界不一樣〕
謝謝小羊的邀約,這週六去到滿是學生的現場讓我蠻懷念的。學生時期就是我最義無反顧、最拼博,也是最痛苦的時期,但越是蛻變的成長往往來自於痛苦 + 反思。
整場活動從小羊對於現代教育的願景出發,然後是我和他的對談(實際上是被一群學生用各種問題轟炸)但我特別愛這種問答形式,一來一回的問答交流,更能有效瞭解彼此,並且針對性提供不一樣的思考和可能性,也幫我的靈感庫又多添了一些素材。
※ 這有一篇文章,是參與的同學寫的分享文,除了寫得蠻完整,他的部落格和 IG 分享都很棒,推薦一下 👍🏼
學習家的目標是打造適合現代人的數位大學,這件事難度極高,但小羊這兩年已經建立了一群「擁有動機的學習者」的生態,這絕對是好的開始,因為我認為「一所好學校之所以好,更大成分來自於從這出去的學生,而不是老師」。我很高興能認識他,並在他前行的路上提供一些我能做的微小幫助。
📢 11/21(二)15:00 成功大學場,今年最後一場,有問題隨你問的講座
明年開始我會重啟「付費諮詢服務」,為了保護自己的專注和時間,留給有準備、真正需要的朋友進行高品質的對話。
因此未來這類學校邀約的公開演講我也會少接,我必須投入更多時間去實驗、探索更多現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除了準備明年的主題直播課,也是更充實自己的必須。
所以,如果你有問題想直接問問我,想進一步多認識線下的我,這應該是你今年最後一次機會了。(不是成大在校生沒關係,不需線上報名,當天時間直接出現在教室參與即可 👍🏼)
地點:成大光復校區 雲平大樓1樓 27103通識中心視聽教室
👋🏼 如果你會來,可以留言給我,讓我知道。
New Event:ChatGPT 工作術直播課
💬「真正會取代你的,不是 AI 工具,而是那些懂得活用 AI 的人。」
這堂直播課,總結了我 2023 年使用 ChatGPT 的精華和思考。
如果你在今年 AI 工具爆發元年沒有跟上,沒關係,這門直播課也和你一樣,不搶快。
我選擇慢點推出,因為我希望能跟它相處的久一點,等到它的功能更全面,對我有實際的應用落地,再來和你分享真正精實的內容、不會過時的底層方法論。
❓ 怎麼報名此場直播課?這一則臉書貼文中有說明。(名額有限)
這場直播課,也是最近正在打磨籌備的 2024 年會員訂閱服務的序章,明年開始,付費會員的專屬內容型態,將從每週一篇的文章,轉為獲得我主講的主題直播課兌換券,一年約 5 場。(非訂閱會員則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單場購買)
Great Tools
這週就不先推薦新發現的應用工具,反而想和你聊聊「知識/工作流/工具」這件事。
💬「我該怎麼理解『工作流』?」我很常被問這個問題
一言以蔽之:Workflow Better than Tools
如果你是我的長期讀者,會發現我這幾年的分享側重點從「工具」(Tools)→「工作流」(Workflow),尤其是會員限定的付費內容。
先用一張圖來說明這三點的差異和舉例情境(來自 Notion 訓練營的課程文檔):
簡單來說,「知識」(Knowledge)是「輸入的原料」,使用「工具」(Tool),並在「工作流」(Workflow)的規則下處理,最後得到的就是產出(問題解決)。
我雖然能夠直接給你一些知識,但很難幫助你真正累積,Knowledge 需要靠你自己的歷練和閱歷。
現在是一個「知識與資訊的取得成本越來越低」的時代,怎麼運用工具和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流來解決特定問題才是價值。舉個例子來說,對於一名專業的廚師,你給他好的工具能幫助他更有效地完成一道菜,但比起工具,更重要的是他做菜的「食譜」(方法和流程)。
如果你上過我的課,會知道我會在免費內容(例如雷蒙週報)裡,大多是分享 Why and What(為什麼我用這個工具或方法、是什麼工具和方法),但最珍貴的武功秘笈以及怎麼做(How),往往是付費專屬的內容,畢竟這些「怎麼做」都是我透過個人大量時間和經驗去萃取出來的方法論和作法。
接下來到年底,我會需要更專心準備 2024 年的會員計劃升級,無論是即將推出的主題直播課、付費諮詢服務,還是我個人一些專業領域上的實驗和學習,期許再讓自己持續進化的同時,也幫助身邊需要的朋友,一起變得更好,升級生活的掌控感,活得更自在快樂。
Good to know
🤔 技術是本,但探索值得被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關鍵
認同 Gipi 的看法,做事的人很重要,但指引方向的人才能真正引發帶來一波變革。我在《經營原創的 3 步驟》這篇文章有寫到,很多人誤以為 Apple 原創了很多東西,但其實蘋果更多的是「找到新的切點」,或者說「更值得被解決的好問題」,因此打造了新的生態,也造成科技產品的變革。
﹍﹍﹍﹍
💻 macOS Sonoma 的好用功能介紹
這陣子發現我之所以會做什麼內容,有一個很奇妙的影響因子 —— 當我發現市場上有人做得很好,我通常會直接分享這個人做的,然後持續向他學習;不過,當我發現市場上大部分人做的,連我自己看完覺得「怎麼能把一個這麼好的東西講得這麼爛」、「這根本誤導吧?有夠可惜」……等。我心裡頭會有股「強烈的不甘感」推著我,即便最近已經多頭燒,還是咬著牙讓這件事插隊任務待辦清單,也想把我認為還及格的內容給做出來。
像我本來也很想拍 macOS 14 更新後,我最常用的幾個好功能,結果發現 Mac云課堂 這個頻道實在做得太好,我直接分享它的影片省力多了。
我們需要多一些好內容,能看得愉悅、學得痛快、用得過癮,還能讓我不要亂開單插件我的待辦清單 🤣。
本週的思考和啟發
「行銷是建立在 80% 的本質,再加上 20% 的包裝」
若是建立在 20% 的本質,而用了 80% 在做包裝行銷,那就很讓人厭惡。
有的人主張說,專心做好自己就好,不要去提到競品,這我只認同部份。若競品是只有20%本質,其他都虛假包裝出來的,你是業界的專業不出來教育,難道要放任不懂的人被騙嗎?
……(前往全文&分享這段話)
🔏 本週會員限定內容&專屬社群的活動:
👉🏼 點此加入 Lifehacker Premium 會員 獲得本週會員限定文&進一步討論
👋🏼 如果你喜歡〈雷蒙週報〉並願意幫助我繼續分享下去:
- 推薦給朋友,或在社群媒體分享你的心得收穫
- 參考廣告贊助合作說明,讓我推薦好的產品和服務
🥰 感謝你閱讀到此的的支持,一起進步。有任何想跟我聊聊分享的,歡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