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往合作成效、曝光案例:Funte 電動升降桌一個月帶來 100+ 組購買、一年轉換超過 250 張(銷售 300 萬元);Steelcase 高階人體工學椅上線 4 天賣完 20 張(銷售 100 萬元);數位工具&APP應用,單則電子報推廣後,平暈下載或付費轉換超過 100 位用戶;「老闆吃肉」單月營業額破 10 萬。
👋🏼 嗨嗨,經營電子報也滿 5 年了1,累積超過 150 期,也越來越多好品牌產品找我和做推廣,所以透過這篇文,把廣告業配、贊助版位這任務,流程自動化,否則大部分合作信件都要頻繁來回溝通實在太麻煩。
🚀 如果你有適合我推廣的產品與服務,請接著看下去。
〈雷蒙週報〉電子報成效數據&讀者輪廓
電子報簡介
〈雷蒙週報〉是繁體中文圈的數位工作指南、科技生活的頭部電子報。專注於分享現代人如何聰明工作、提升生活品質的生產力和科學方法。
每週或雙週更新,已累積 150+ 期,擁有超過 20,000 名訂閱者,開信率約 60%;讀者有 40% 為企業負責人和管理階層;25% 為專業工作者,高知識&高價值受眾。
📊 關鍵數據
- 訂閱數:20,000+ 人(每期觸及人數固定超過 1 萬人)
- 最近 10 期平均開信率:58.84%(行業平均為 20-30%)
- 本網站月瀏覽量:超過 100,000 次
受眾輪廓
- 一句話形容:對終身學習、運用科技和數位工具來升級工作效能、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並懂得自我升級的現代人。
- 他們不是科技宅,而是現代的通才玩家。這群人多半是跨領域型人才:設計師學寫程式、業務玩自動化、老師用 AI 做教材……不只是工作,他們連生活都想優化。像是怎麼買菜比較快、冷氣怎麼設定比較省電、家事怎麼排比較有效率。
- 人體工學椅、機械鍵盤、人體工學滑鼠、螢幕掛燈、雙螢幕、付費訂閱的生產力數位工具……等,至少擁有其中一項產品。
- 年齡&性別分佈

- 讀者受眾:多為專業工作者、擁有決策影響力
- 負責人或管理階層約 30%,還有 25% 為專業工作者(工程師、設計師……等)

官網流量數據


過往〈雷蒙週報〉合作精選
- #159 – Manus AI
- #158 – UPDF 推薦
- #138 – Funte 電動升降桌推薦
- #134 – BenQ ScreenBar 螢幕掛燈
- #120 – Memo AI 本地音頻影片轉成雙語字幕
- #98 – 黑五軟體優惠清單/Mac 用戶必裝 App/智能家庭的搭建影片
- 1-100 期 Notion 版本點此 🔗
廣告合作版位&露出方式
電子報版位範例圖(100 – 300字)


Facebook 圖文範例(600 – 1000 字)

〈雷蒙週報〉合作贊助須知、申請步驟方法
- 你的廣告將以電子報信件的「專屬版位」,發送給超過 20,000 位訂閱者(截至 2025 年 7 月),每期電子報只會有一個廣告。
- 電子報發送前一日,會先以文章(Blog)形式發佈在此網站(查看過往雷蒙週報封存)。
- 除了電子報直接送到精準用戶面前,部落格文章也會觸及網站的訪客、搜尋引擎關鍵字&長尾流量,永久保存、可隨時更新。
如何申請廣告推廣、贊助合作?
- 請你透過下方表單,提供至少一張好看的圖片&300 字文案給我,我會參考運用,最終的圖片和文案會由我決定。
- 我的推廣需要先使用、體驗產品至少 7-10 天的評估,無論軟體工具還是實體產品。我對於推廣的原則是,自己真正覺得好用,能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好的影響,才會進一步分享給讀者;我不會做誤導性的宣傳標語,如果產品使用不符預期,我們會將真實體驗回饋給你,並將產品退還給你。
👉🏼 另開新分頁,填寫申請表單
寫在最後:我為什麼寫電子報?
如果你是我的讀者,應該會記得我的第一封歡迎信,正文的第一句話是:
「我寫電子報,是經營的我們的『信任關係』。」
那麼,為什麼經營信任是我的原則?
我真正開始在網上衝浪是國中時期打遊戲在巴哈姆特寫遊戲攻略,後來大學時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日常,把我的所見所學習的寫成部落格(Medium)日誌。一直到最近幾年,當所有人的閱讀被演算法綁架,變成一種「被動接收」時,我意識到我應該要把我的內容在自己的數字花園裡栽培,所以我開始學著建設 WordPress 網站,購買網域,然後寫電子報。
電子報的訂閱雖老派,但很有意思。因為只有當一個人對你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後,他才會交出自己的郵件地址給你,希望定期收到你的內容和消息,這就是我們經營信任關係的最好切入點。加上電子報也不受社群媒體演算法的影響的內容媒介,只要當你的讀者足夠信任你,常常打開、點擊連結、回信,我們就能保有一種持續成長的關係。
※ 延伸閱讀:社群媒體不是社群,絕大部分人都搞錯了流量和會員
基於這個前提,每週電子報的內容就是我和自己對話、記錄自己所學、所想、所挫敗的事情,因為我相信只有用寫給自己的口吻來寫字,寫出來的內容才不會浮躁,這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不該為了成效數字而寫,而是真實地記錄和分享,當一個熱愛學習與分享的學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