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作宅打造
」&「Notion 訓練營
」,Podcast 節目暫時停止更新。
生活需要取捨,先把重要的事情好好專注。 社會上已經有太多「傳統成功價值」的內容,為什麼沒有一個關於「個體發展」的節目呢?
分享怎麼經營自己,
高效工作同時提升生活品質的故事。
給每一個想找回生活的掌握感,
渴望自由職業工作、持續精進自己的你。
🎙雷蒙三十,分享怎麼經營自己,實踐一人公司的故事。
給每一個想找回生活的掌握感,
渴望自由職業工作和數位遊牧的你。
雷蒙,大學是個數位遊牧,做著講師和外商遠距工作,
之後遇上有著共同目標的柚子,一個閃婚後,
一起踏上倆人公司的實驗道路。
網路時代,職業正面臨典範轉移,
我們的生活不該被限於朝九晚五,
生活還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
我在這裡分享生活黑客的數位工作方法,
怎麼把自己當作一間公司經營,
升級你的工作效能與生活品質;
柚子紀錄我們的夫妻創業日誌,遇到的真實挑戰和啟發。
除了我們的故事,也和「非典型」而立人物聊聊,
聽聽他的 30 歲,他在哪裡?做了些什麼?
「一個進步的社會,是當我們不再去小看身邊的每一個人。」
如果你想在五年內,脫離傳統僱傭的系統,
找到經營自己的方法、能交換的獨特價值,
歡迎加入我們的「個體小聚社群」,做個長期主義的行動派。
自由人的自由聯合,是我們想打造的生態。
▍你的贊助,是我們早生貴子(XD?)的動力
https://pay.firstory.me/user/raymond30
▍與我們進一步交流
https://yuiraymond.soci.vip/
※支持雷蒙三十的最簡單方法——
到 Apple Podcast 留下【推薦留言】,讓更多對自己有所要求的朋友注意到我們,我們也會在節目裡回覆你的唷!
▍《雷蒙三十》官方網站:
https://raymondhouch.com/podcast/
▍生活黑客之路|內容訂閱:
https://raymondhouch.com/go-subscrib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雷蒙三十和「不正常人類研究所」的合作系列《一人公司實驗月報》
如果是老聽眾應該發現了,這一集怎麼是上傳整集?而不是像之前一樣分成上下兩半?是不是我跟修修吵架、鬧翻了?並不是喔,只是很直觀的因為我們這一個月實在太忙碌混亂,加上這一集比較難切成上下兩半,至於為什麼?相信你聽聽過後就知道了。
這一週的內容比較是往內心層面走,因為前陣子大學指考放榜,是高中生們選擇大學科系的關鍵時刻,也是許多家長和孩子的衝突時刻。加上我和修修都是屬於執著於自己的道路的人, 所以一路以來是怎麼和家裡溝通?甚至說怎麼處理爸媽的情緒勒索?或許這一集內容可以給掙扎的你,一些些啟發和作法。
—
《一人公司實驗月報》是我們經營一人公司所面臨的真實挑戰和苦水取暖,我們會在每個月的最後一週,互相分享這個月我們遇到了什麼、做錯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向對方詢問和交流。最後我們也會預告下一個月要完成的事情,讓你一起來見證並且參與我們這趟旅程。
修修會分享為什麼說這是他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個月?雷蒙則繼續打造理想中的「生活黑客研究院」啦!
—
► 《Notion 實戰課程》:https://hahow.in/cr/notion-hahow
► 《Notion 線上訓練營》:https://lifehack.raymondhouch.com
► 《雷蒙週報》:https://raymondhouch.com/newsletters
※ 你有什麼想和我交流聊聊的嗎?
👉🏻 蒙友交流社團&粉專
—
【更認識我們&合作邀約】
雷蒙的臉書:侯智薰
Instagram:@yuiraymond
Email:hey@raymondhouch.com
📝 本集文稿
—
Music:DropTower-Drea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s 給予五星評價和留言,你的參與會讓我們越來越好。
(非蘋果用戶看這邊:只需要三個步驟,非蘋果用戶也可以留言評價唷!)
把自己作為一間公司經營,用系統的視角看待問題,發展可遷移的能力和算法思維。為的是拿回生活的掌握感,追求穩定且有彈性的工作與生活品質。善用科技,工具是為自己賦能,經營自己的名字。
我們質疑傳統公司的目標:無限的擴張。一人公司不是指一個人當老闆,而是專注於穩定、獨立,以及長期的彈性。當每個人不再被僱傭關係鉗梏著,改用合約、專案、流動的方式合作,才是實踐自由人的自由聯合。
我算個早婚的人(24 歲結婚),我很幸運能遇到一位和我目標相同,價值觀相似,願意和我一起實踐長期主義,擁抱變化,面對難關,以及接受像我這樣奇葩男子的柚子。
自由的前提是自律,自律的關鍵在於取捨。別被自由的光鮮亮麗給騙了,成為遊牧民族之前,要先知道自己的定位和目標。我喜歡為自己負責的遊牧感,更喜歡可以帶著電腦到處工作的生活方式。
個體經營是一種終身學習的方式,個人品牌則是結果。我們不喜歡把個人品牌當作目標在追尋,要經營的是「信任」,不喜歡追求賺快錢的品牌消耗。我們可能走得比較慢一些,但千里馬不是跑得快,而是跑得久。
「30 歲之前,我們可以做到什麼?」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每個月訪談 1 位「而立人物」,聽聽這位朋友,30 歲那年,在哪裡,做了些什麼?
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在對社會和自己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是一種自我認知的覺醒。我替你去尋找這些不一般的故事,讓更多人看見時代變革下的各種可能。
(數據更新於 2021.04)
雷蒙三十 Podcast 播客節目從 2020.03 開始播出,目前總訂閱數超過 3,000 人次
(Apple Podcast, Spotify, SoundOn, Castbox, Himalaya 合計),總下載量超過 250,000 次。
進入過 Apple Podcast 全台總榜前 30 名;
商業 > 創業 分類排行榜的第 1 名,常居前五。
單集最高流量:12,000
單集平均流量:2,000
單集平均不重複下載量:1,500
單集平均完聽率 > 80%
也有經營社群在臉書社團,採高門檻精細化經營,不走流量的衝粉絲路線,WAU 為 900 人;
社群現在有固定的實體收費讀書會,2020.11.27 成功舉辦 40 人的現場錄音&聽眾見面會;
預計 2021 年 Q2 後,每個月舉辦一場。
《雷蒙三十》的用戶群興趣/輪廓為:自我精進、職場技能、自由職業、生活品質、轉職與職涯、斜槓副業
另外也附上部落格內容的讀者分佈(下圖),年齡層偏長,男女比較為平均,目前網站的日 PV 約 1000 人次;Medium 的日 PV 約 5000 人次;目標是在 2021 年 Q2,達到日自然流量 2000 人次。
文章主要寫產品開箱(科技產品、生產力工具和學習服務)、探店體驗(夫妻生活、自由工作者),面向希望增進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的族群。
不寫純粹的產品資訊的廣告文,皆是由個人的真實體驗,並且融入到工作和生活場景。
最高曾以一篇文章,替廠商帶來超過 1000 萬元的轉單營收,內容雖已上線兩年半,但持續有轉單和自然搜尋。
如果想了解更多細節,如何達到雙贏,歡迎來信討論:hey@raymondh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