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Canva 產品設計師&教育創業者的雙重身分,怎麼找到長期共事的夥伴,維持遠距團隊的動力?|數字生活圖鑑 #17 —— Simon Lin 專訪

Simon Lin AAPD 品牌故事、團隊經營專訪
產品設計師兼教育創業者 Simon 的生活與工作樣貌?他在澳洲雪梨是為 Canva 負責 Canva Docs 的產品設計,同時也是 AAPD 教育品牌的創辦人。聽聽 Simon 在專業技術之外的故事,瞭解他如何經營遠距團隊、建立團隊價值觀、以及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經驗。

📌目錄

生活在網路科技時代,我們該關注的不是數位工具與科技產品本身,而是個人怎麼運用(或者抵抗)科技與數位的「生活方式」——這才是有血有肉地活在數字時代裡的生活黑客,而不是被困在數字系統裡。

透過這個專欄,我會邀請身旁認真生活的朋友、訂閱會員用文字進行採訪,把他們真實的故事案例寫下來給你參考,讓你與不同領域的生活黑客們連線同步,有意識地升級自己生活的掌握感。

現代人的數字生活圖鑑 #17

本篇原為「Lifehacker Premium」限定文章,目前為限時公開瀏覽

若想獲得更多人物案例故事、加入生活黑客高價值社群,歡迎點此查看會員方案,加入我們。

17 simon lin cover

本週的《現代人的數字生活圖鑑》系列,是產品設計師和 AAPD 的創辦人 Simon。

我很早就知道 Simon,從之前在 Medium 寫作時期就有關注。後來他的 Figma 課程也是我當初做 Notion 實戰課程的參考典範之一,畢竟市面上極少數的數位工具課程能夠長銷,而他在學員跟教學服務上付出的心力,是我非常有共鳴的。

今年初,Simon 突然發了個 Message 給我,說想來桃園找我聊聊「線上訓練營模式」,所以我們就有了第一場的網友見面,後來我也到剛好到澳洲旅行去了雪梨找他、參訪了 Canva(一個員工環境福利超好,免費咖啡、冰淇淋、酒水還有露天吧台,總之就是公司想盡辦法把員工留在公司,結果 Simon 除了重要會議會到公司之外,其餘時間都在家辦公😆)

進入正文前,我只能先說他是一個很有料、對教育有熱忱,甚至跟我一樣是個數位工具控、喜歡各種文檔化的人。邀請你一窺他怎麼在正職之餘,還能帶領團隊實踐另一個理想目標。

—— 雷蒙

simon 雪梨 巴西烤肉
在雪梨和 Simon 見面聊聊&巴西烤肉初出體驗🤤

先介紹一下你自己,目前的生活和工作?

我是 Simon ,是一名產品設計師教育創業者,目前居住在澳洲雪梨,在獨角獸公司 Canva 負責 Canva Docs 整體的產品設計。過去曾在日本東京住過五年,並在在全球職缺搜尋引擎 Indeed 擔任資深 UX 設計師,負責日本市場的本地化體驗與服務。

身為產品設計師,我平常的工作模式相對來說比較不固定也比較多變化,不太會有所謂「典型」的一天,我時常會需要進行使用者訪談探索使用者的需求、和產品團隊一起頭腦風暴發想產品點子、和產品經理一起規劃產品路線圖、針對設計策略思考以及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我的目標就是透過好的設計來幫助使用者,同時為商業帶來價值,以及產生影響力,所以任何能達到目標且需要我投入的任務我都會去嘗試

正職工作之餘,我同時也是教育品牌 AAPD 的創辦人,我們致力於分享產品設計相關的知識和資源,從 2017 成立之今已經累積了超過 2 萬名讀者、舉辦過 20+ 場線上線下活動,我也開設了超過 6,000 人參與的產品設計線上課程,我們的願景是培養兼具軟硬實力的產品設計師,陪伴他們走過職涯的每個階段與挑戰,最終透過這些設計師的的影響力讓產業的設計能量變得更加成熟。

17 01
我在雪梨的居家工作室,我幾乎都是遠距在家工作很少去公司

是什麼契機,讓你決定創立 AAPD,而不只是做一份正職?

最早在 2016 年就開始寫作記錄自己的想法與學習心得,後來慢慢公開分享之後得到許多正向的回饋,也開始發現到分享自己的經驗這件事可以實際上幫助和啟發正在學習或對未來感到迷惘的人,後來就決定要聚集更多跟我有同樣信念的夥伴們,並且把好的內容分享給更多的人,因此而成立 AAPD 這個專注於產品設計知識分享的平台。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也開了幾門線上課程,漸漸的 AAPD 除了單純的分享知識,也慢慢轉型成專注於「設計教育」的品牌,希望透過傳授正確的觀念與設計職場必備的技能,幫助更多人成為更好的設計師。

起初 AAPD 是一個沒有盈利模式的 Side-Project,你認為每位夥伴能靠熱情與理念驅動的關鍵是?

擁有一個清晰的願景和使命是 AAPD 團隊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我們所找尋的夥伴都是對於「設計教育」有相似的使命感與熱情,知道我們能為世界做出一些改變。加上大家在過往社群的活動與課程學習中都有許多收穫,因此也會希望透過自己的專業與能力對團隊做出貢獻,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大部分的夥伴都是上過我課程的同學,部分夥伴是透過外部面試,招募時我們都會進行「角色作業」和「1:1 / 團體面試」來了解這個潛在夥伴的思考方式以及對設計教育的想法,所以我們花很多心力在招募希望找到適合長期共識的夥伴。

其中我們有一個面試問題是:「你最喜歡 AAPD 的哪個價值觀?」,可以用來了解這個人在意的地方是否和我們一樣。

在遠距團隊的限制下,怎麼把「AAPD 團隊價值觀」深入團隊成員心中和影響日常協作?舉個實際例子

AAPD 的六大價值觀:保持彈性、策略思考、化繁為簡、看見未來、樂在其中、傳遞價值

首先我們在新夥伴加入團隊時就有一個 Onboarding 文件,其中詳細的說明團隊所重視的價值觀,以及這些價值觀可以如何幫助我們在日常協作上帶來好的影響、如何加速我們做決策的過程。

當然一開始不見得每個夥伴都可以去實踐這些團隊價值觀,但隨著合作上越來越熟悉彼此,我們也會從每次的溝通交流中分享我們彼此實踐了哪些價值觀,並且慢慢在規劃和執行任務的時候,「有意識」的把價值觀帶入自己的工作流程,久而久之這些價值觀會內化成我們團隊的一種「工作文化」。

17 04

在 Canva 的工作經驗,對你經營遠距團隊,尤其是維持動力和積極性上,有什麼具體的幫助?

Canva 是一個全球性的跨國公司,並且已經維持混合工作模式(Hybrid)好一段時間,所以公司中有許多獨特的文化是我自己學到滿多的,例如:

  • 時常鼓勵和感謝團隊夥伴(Kudos),讓大家覺得自己的努力被看見
  • 設定夥伴的成長目標並定期討論這些目標以及規劃成長策略。
  • 在外商工作最有感覺的就是 — 每一個人的聲音都會被重視,所以我也非常鼓勵團隊夥伴分享自己的看法,讓大家都能有交流和想法碰撞的機會,這也會讓團隊創造出一種「願意分享」的文化,漸漸的團隊夥伴就可以從彼此身上學習到新的想法和得到更不一樣的啟發。

同時有正職,並經營 AAPD 以及設計導師計畫和職涯諮詢,你怎麼維持你的生活品質?

平常日子算是過得非常忙碌,但我也知道把行事曆塞滿不代表自己非常有生產力,「精力控管」反而是目前最在意的事情,因為我知道當自己過度疲勞,反而會無法專注,甚至影響到其他日常應該做的事情。所以適當的「排空」跟「放電」是很重要的。

雖然我現在都在家遠端工作,同時又有點工作狂的個性,但我會盡量把工作跟生活的界線做一個劃分,透過一些日常的小時刻,例如料理、做家事、吃飯看劇、運動、甚至耍廢什麼都不做等等的時間區塊,也會放進行事曆強迫自己離開工作,偶爾排個小旅行,讓自己遠離電腦也會很有幫助。

以前很常接很多案子或外部合作,但現在學會讓自己有「空下來」的時間,才能夠有機會思考自己是否正在做有價值的事,總之工作和生活平衡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目前還在努力調整中。

平時還會使用哪些應用/產品/工具?

  • Notion:我的生活事業大小事基本上都已經數位化在 Notion 上面了,基本上 Notion 就是我的第二個腦,沒有 Notion 我可能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 Raycast:類似 Mac 內建的 Spotlight 但是有更多強大的快捷鍵設定,讓你的手指不需要離開鍵盤就可以快速完成很多事情。
  • Cron:產品體驗做得很好的行事曆工具(已被 Notion 收購),我用它來串連我不同帳號的行事曆統一管理我的時間與行程。
  • CleanshotX:我最喜歡的螢幕截圖和錄影工具,沒有之一。用過就知道。
  • Loom:適合非同步溝通的螢幕錄影工具,常常要溝通複雜主題或講解操作時可以直接螢幕 4K 錄影,並且在錄完的同時產生共享連結,團隊夥伴可以直接線上看影片,省掉非常多會議時間。
  • Eagle:強大的多媒體內容管理工具,不管是圖片、影片、文件的等都可以放進去做管理,在搜尋和篩選功能上會比使用原生的資料夾管理快速非常多。
  • Canva身為公司的一員同時也是自家產品的愛好者,基本上平面設計和簡報都是用 Canva 來製作。
  • Discord:團隊溝通的主要管道,我們會創建很多不同的頻道和討論串進行訊息分流。
  • Arc:最新最潮的瀏覽器,還在習慣中,但可以分割畫面和快速切換使用者,讓我這種擁有好幾個 Google 帳號的人來說非常方便。

過去一年內,哪個 5,000 元以下的花費,對生活帶來最多正面影響?

我的消費基本上都是花在「數位工具軟體」,最近覺得花得最值得且對生活有正面影響的應該是 ChatGPT Plus,因為它大大加速了我的創作流程,從發想到潤飾內容幾乎都會有它的參與,算是解放了我的時間可以花更多力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分享自己愛讀的書/音樂/電影,為什麼喜歡?

最近在聽 大嘻哈時代 2,就覺得台饒聽起來很爽。而且看到越後面越能感受到創作者背後的故事,也對於能把自己故事寫出來變成作品這件事覺得非常敬佩,讓我覺得可以多分享自己創作背後的故事和心得。

自己生活和工作中,最能呈現出「Lifehacker」思維的一件事?

把自己當作是一個產品和品牌,講直接點就是有「人設」,也就是當別人想到我的時候,腦中就會浮現一些特定的關鍵字。而身為一個產品和品牌,我就需要不斷地和受眾溝通與尋求受眾的反饋,這樣我才能夠持續進步並且提供更有價值的內容給他們,變成一個正向循環。

對即將畢業、聰明有抱負的大學/研究生,有什麼建議?另外,你聽過最糟糕的建議是?

趁自己還年輕的時候,盡可能地嘗試各種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就算發現不喜歡也沒關係,因為越早釐清自己的喜好和熱情所在,比起蹉跎了好幾年光陰才發現,要值得太多了。

糟糕的建議:跟著社會主流的期待走,一路穩穩工作直到退休。

這個時代的變化已經快到無法想像,所以最能夠在變動的時代中找到自己道路的人反而是可以持續適應變化不求安穩並嘗試新事物的人。

如果想要更了解你的話,可以在哪找到你?


本篇原為「Lifehacker Premium」限定文章,目前為限時公開瀏覽

若想獲得更多人物案例故事、加入生活黑客高價值社群,歡迎點此查看會員方案,加入我們。

立即分享

關於作者

留言回應

訂閱
接收通知
guest
1 留言
最新的留言
最舊的留言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領取高效生產力的秘訣!

Free 免費 NT$ ?????
免費入門課&電子書&精華文章一次帶走
  • 聰明工作者的 6 堂入門課
  • 現代人必備的 25+ 款數位工具
  • 每年複利成長的復盤技巧
……更多你需要的現代人精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