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每段經歷都會成為你的一部分,怎麼從社會學跨到使用者設計師?|數字生活圖鑑 #11 —— 阿毛專訪

有一個「非典型」的面試經驗,幫助我踏入使用者設計領域。每一個人都是從不會到會,該怎麼不被自己的背景框架限制、定義?反而讓這些經歷成為你的一部分和優勢?

📌目錄

生活在網路科技時代,我們該關注的不是數位工具與科技產品本身,而是個人怎麼運用(或者抵抗)科技與數位的「生活方式」——這才是有血有肉地活在數字時代裡的生活黑客,而不是被困在數字系統裡。

透過這個專欄,我會邀請身旁認真生活的朋友、訂閱會員用文字進行採訪,把他們真實的故事案例寫下來給你參考,讓你與不同領域的生活黑客們連線同步,有意識地升級自己生活的掌握感。

現代人的數字生活圖鑑 #11
11 精選圖片 02

阿毛是我們的老訂戶,也是首屆復盤訓練營的學員,可以說我們《生活黑客之路》訂閱服務開跑多久,阿毛就跟著我們多久的一位老朋友。

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阿毛曾在職涯和工作選擇上陷入困難,從職員到主管,從主動學習到承擔責任,一路上我認為她的故事和經歷,很值得許多也是「認真做事,但撞上一些迷惘」的人參考,即便你想選擇的職業專業不同,但我相信你能從她面對問題的方式,拿走一些你可以用上的思考方向和啟發。


先介紹一下你自己,目前的生活和工作?

嗨 😆 我是阿毛,我是念社會學相關背景,出社會後就一直擔任設計工作的設計師,在 2022 年我依照自己內心的聲音選擇住到了鄉村,想體驗人口密度低的生活模式,目前住在台中后里。

我的工作是軟體業的產品設計師,工作內容是設計大家手機中的 App,我曾經接觸過遊戲產業、體育產業,現在是接手社交類型的產品,有些人可能聽過 UI/UX 設計,這也是我工作中的一個環節。

2022 年底很幸運的開始了遠距工作模式,目前還在適應中,很開心很多蒙友都是遠距工作或獨立工作者,如果遇到任何問題可以有人一起討論真的很棒。

10 01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研究使用者中心設計的?機遇是?

每段經歷都會變成你的一部分這篇文章有提到我怎麼從社會學領域跨到設計領域的,其中在大三、大四這兩年去學習平面設計,是因為我要做資源轉化,去向他人倡議,例如當時接觸到「AR 應用於古蹟導覽」這個題目,常常需要做一些視覺的輸出,比如導覽本、說明卡、海報等等,所以我都有在補習班學習平面設計相關的技能。也因為「AR 應用於古蹟導覽」這個題目,開始對移動裝置、數位應用充滿了興趣,也是從這個題目的各方文獻看到「使用者經驗設計」這個詞。

我當時對於這樣的概念覺得,哇!原來真的人的行動是可以被設計規劃的。

什麼是「使用者經驗設計」?

這個概念是從人因工程領域過來,在解決人跟機器互動的問題,而演變至今已經超過了人機關係,使用者經驗的廣義定義就是「使用者面對企業、服務及產品互動的所有面向」,所以範圍超廣,可以說無處不在。

舉個例子來說,像是大家都會去 ATM 領錢,但每一家銀行的領錢流程很類似:插提款卡 → 輸入密碼 → 點選領錢 → 輸入金額 → 收提款卡 → 收現金。

※ 你有想過「為什麼要先收卡再收錢嗎?」

因為太多人會領到錢(完成任務)就離開,為了減少大家忘記拿卡,優化的流程才是先收提款卡,再收現金。

你怎麼會決定開始精進使用者設計這個專業,契機是?

其實我對一開始就要成為 UI/UX Designer 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從上一個回答中,你會發現我一開始完全不知道「使用者中心設計」這專業需要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單純是因為我有平面設計的專業,加上對這門領域有好奇和興趣。

有一個「非典型」的面試經驗,算是我踏入這行的關鍵。

因為我不是相關背景,為了證明我的興趣以及能力,在面試前我會嘗試主動詢問:「可不可以出一個題目讓我試試看?」我曾遇到一位面試官願意出題目,讓我嘗試去重新設計和提出自己的想法,從一兩次的實作後,我大概就能找出我缺乏的技能與對軟體業的不熟悉。面試結束的 QA 時間,也可以把自己在實作上遇到的問題,嘗試詢問前輩,像是我就有問過面試官:「我目前是以…的方式學習設計,你覺得我這樣的方法有沒有什麼可以注意或改善的地方?」如果對方願意回答就當作賺到😆

後來幸運地,有間新創公司給我機會擔任 UI/UX Designer,當時軟體開發的狀態是設計圖稿都已經完成了,但還是需要有設計師進行一些細部的調整,我心裡雖知道自己還不能獨當一面,但一定也能利用這個職務做些什麼,於是我進行了易用性測試和學習操作設計軟體,從工作經驗中學習軟體開發的流程,過程中不容易但也很有趣。

當時合作的工程師是我的貴人,他告訴我一句話影響我很深遠:「每個人都是從不會到會。」

這句話也呼應了我求學階段的學習體悟,以前我沒有特別喜歡「國文」這個科目,因為要背很多古文注釋、課文真的很煩。但是到高中以後,應該是懂得比較多了,好像能夠領略「文學」中的美感。我體悟到知識是需要累積的,累積久了就會發現它有美妙之處。

這就是我為什麼持續精進這個專業的想法,因為看著自己的技能從不會到會、觀點從已知到未知(的用戶視角),才發現原來在自認不足和挫敗感中,還是能因為好奇與發現而獲得樂趣。

所以我想跟所有正在看這段文字的你,在工作的前幾年,我從來不認為自己可以稱為設計師,我覺得自己很像是外行人,但我持續的模仿和學習,在最近一兩年內跟其他專業工作者交流之中,我慢慢地感受和接受:「我已經入行了。」

你有哪些把「使用者中心設計」運用在工作上的案例嗎?

我認為設計師的工作就是把用戶的視角帶入產品中,我的角色使命就是讓團隊知道用戶有這樣的需求,而我們的目標是讓用戶用得開心。我也會藉由訪談和競品分析等方法來理解用戶(不過很多時候要去了解的是利害關係人的偏好),並且不斷修改和完善設計。

10 02
需加入 Lifehacker Premium 則可閱讀全文內容。
bnr 解鎖隱藏內容 Lifehacker Premium

如果大家想要更了解你的話,可以在哪個平台或是網站找到你?

  • Discord:Lana Mao#3530
阿毛:很快的在 Discord 我們會開展第二次的漂流本計畫,歡迎喜歡老派筆友的同學可以一起加入!

開始遠距工作後,在 IG 上會分享在家工作的日常,以及兩週一次的工作回顧,社群中的設計師、產品人讓我們聚再一起吧~~~即使是職場上水深火熱的每一天,相信看到這裡的你都是同類人!讓我們彼此點亮 🤍


🔏 本篇為「Lifehacker Premium」會員限定文章

想獲得更多人物案例故事、自我管理和升級工作效能與生活品質的方法?

加入生活黑客高價值會員社群,點此查看會員方案,加入我們 👋🏼。

立即分享

關於作者

留言回應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