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重點:劃線之前,先學會「篩選」、分類之前,先整理「行動」,而不是領域標籤;初步閱讀用 HQ&A
我以前也用過「科技、商業、生產力」這種標籤來分類我的閱讀內容,後來發現根本是分爽的,越囤越多,卻忘了閱讀的目的是產生行動。
在我的數位閱讀流程中,Readwise Reader 是扮演第一階段的助手(內容整合、快速篩選、專注閱讀、初步筆記),在初次閱讀的階段,盡量「簡化和少用標籤」,只為了下一步行動而分類,所以我的標籤都是行動專案(e.g. 智能工作宅、雷蒙週報、電子報經營)。
具體怎麼做,在這篇文章裡會好好跟你分享
上一篇我們說到「聰明人的閱讀&學習流程:收集 → 篩選 → 輸入 → 組織 → 輸出」,這一篇則是想針對前三個階段「收集」→「篩選」→「輸入」來分享,我是怎麼使用這兩年的主力閱讀工具:Readwise Reader(為什麼推薦?)。
用好工具,能簡化我們整理內容的複雜、提升專注度,甚至降低做筆記的麻煩和難度。
Readwise Reader 的三大特色
要談 Reader 之前,要先瞭解 Readwise 和 Readwise Reader 是兩套不同工具(有消息說未來會整合)。
簡單來說,主要差異在:
Readwise Reader:閱讀管理工具:一個地方整合你所有的輸入來源&畫線&簡單筆記(左)。
Readwise:將 Highlight 彙整的工具:能自動化同步到你自己的筆記&知識管理應用(右)。
Readwise Reader 介面說明
🎁 怎麼免費試用 Readwise Reader & Heptabase 數位工具?
- 60 天免費試用 Readwise Reader(比官網一般註冊多 30 天免費)
- 7 天免費試用 Heptabase
📍 小提醒,雖然上面的連結能讓你免費試用 7 天 Heptabase
我想額外備註的是:「Heptabase 是個『慢熟、需培養感情』的產品。」
建議是至少使用 30 天,你才能體會到這個產品帶給你在思考、專案研究和筆記撰寫上改變,所以不如直接訂閱 1 個月試試看,不適合都能隨時退訂。
一、整合所有內容來源、去除惱人廣告
三年前我是用 inoreader 這款閱讀管理工具,也是 RSS 工具,而且自動化機制很齊全,付費了 3-4 年後,之所以會跳槽到 Readwise Reader 是因為它除了能整合所有內容來源,還能做到將劃線和筆記,自動化同步到我的主力知識管理工具(Notion or Heptabase)。
也就是說,以往要不斷手動複製、貼上內容到筆記軟體,現在完全把這件煩人的事交給工具來做,我們只需要專注在「內容篩選」和「閱讀思考」上,這才是我們該做的。
※ Readwise Reader 支援幾乎所有內容媒介(下方有快速教學影片):
- 文章內容(整個網站的新文章訂閱、電子郵件轉寄、單篇文章匯入)
- 電子書(ePUB、KOBO、Readmoo、Kindle…)、PDF 文件
- 社群媒體(Facebook、Twitter、Telegram)
還包括語音、影音類型的媒介:
- Podcast(Snipd)
- YouTube(能自動將 CC 字幕變成完整文章)1
原本有惱人廣告跳出的網路文章,只要利用 Readwise 瀏覽器外掛,一鍵將文章匯入 Readwise Reader,就能打造出無干擾的閱讀空間(無廣告、閱讀樣式統一),專注閱讀。
🤔️ 如何匯入資料到 Readwise Reader?
- Readwise 瀏覽器外掛
- RSS Feed(訂閱整個網站)2
- Email 轉寄 → 設定篩選器
- 單篇文章&YouTube 影片(透過快捷鍵 A,直接輸入 URL)
- 電子書(ePub、PDF 直接上傳,目前沒有容量問題)
二、分享功能:主題打包、劃線金句圖卡
Readwise Reader 還能透過「主題打包功能」(bundle),在你的分類檢視名(左圖上 1 處),按下右鍵(Public link
),就能將這個檢視裡的內容收集成一個主題頁面,例如下方右圖,是我《雷蒙週報》的草稿庫,還能與其他人討論協作。
也能將你在 Readwise Reader 裡面的高亮劃線(highlight
)一鍵變成精美圖卡,快速分享給其他人。
三、定期回顧筆記:增加記憶和回顧
你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 寫過的筆記太多,怎麼想就是想不起來?😵
- 讀完就忘記,只靠自己主動喚起,但記憶又不靠譜?🤯
Readwise 能利用 SRS(間隔重複)的方法,可以設定每週寄出電子郵件,幫助你定期回顧自己曾經寫過的筆記、畫過的重點,甚至製作成問答卡片,加深筆記的印象。我們通常都會忘記要複習,讓工具來定期幫助你。
Readwise Reader 的用途:整合閱讀、篩選內容、初步筆記
講完這個超強的閱讀管理工具的特色,接下來和你分享,在我的閱讀&學習工作流中,Readwise Reader 所扮演的第一階段助手(內容整合、快速篩選、專注閱讀、初步筆記),是怎麼做的?
專注閱讀前:篩選與我有關、有用的内容
我習慣在早上起床,腦袋還在暖機的時候,先進行「內容篩選」,做為醒腦儀式。或者在其他「零碎時間」(例如吃飯、運動、等車),也會利用鍵盤快捷鍵或快捷手勢輕鬆快速篩選需要的資訊(封存、星號和刪除),因為這時候沒有太多腦力跟專注可以好好閱讀和筆記。
快捷操作這部分詳細在《現代人的一日閱讀、輸入工作流?》,有完整展示。
開始閱讀時:HQ&A、簡化標籤、專案行動化
我在《為什麼我不用 PARA 了?PAI 個人知識管理系統》裡提到:
知識管理不是收藏整理,而是有效萃取行動經驗,累積個人作品和引導行動才是本質。
換句話說,無論是做筆記,還是閱讀,我們的底層邏輯都是以「專案(行動)」為出發點,而不是以「收藏大量內容」為樂。
因此,我有一個與大部分人不太一樣的習慣。
在初次閱讀的階段,我盡量「少用標籤、少去整理」,避免自己把時間都花在「收藏整理」上,而忘記這階段的主要投入應該是「閱讀別人的經驗,來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
例如,我在 Readwise Reader 的有個標籤只有下面幾個,都是跟我的主要工作有關。例如「智能家庭」,裡面收藏放入與智能宅相關的網路資料、筆記,待下次要拍攝相關主題時,只要點開這個標籤,就能直接針對該主題深入研究。
以「專案(行動)」來命名篩選器(標籤) ,而不是內容分類領域(生產力、科技、商業、閱讀心得……等)。
「標籤」是用來區別行動專案,不是用來內容分類的。
否則你會花了一堆時間在分類,但忘了第一階段的閱讀是為了引發行動,做為行動的指南。
第一次閱讀後:化被動為主動接收資訊
如果你真的很需要(享受)分類,我會建議你再「第二次閱讀」時,已經篩選了內容後,再去分類。
我通常會做兩次閱讀:
- 第一次閱讀:在 Readwise Reader 先篩選有用的内容,做初步筆記(HQ&A)
- 第二次閱讀:組織已劃線內容和思考筆記(下篇介紹,使用 Heptabase)
我的初步筆記的目的:找到共鳴、增加印象、思考與自己的關聯和行動,訓練自己將別人的內容轉為自己的想法。
每次畫線的時候,利用 HQ&A 方法加註自己的想法,因為如果只是一直畫線,久了也會忘記為什麼當初畫這個重點?
什麼是 HQ&A?3
- Highlight:有共鳴的部分,先劃上重點。
- Question:追問這個被你劃上重點的地方,是為了幫助你瞭解、解決、推進、做什麼?
- Answer :用自己的話、經驗和故事,回答上面的 Question,你會怎麼做?→ 不急,到 Heptabase 裡面接續完成,我會在之後的文章說明。
當你在社群媒體轉發分享時,也可以多花個 30 秒寫下這些資訊帶給你哪些感受?為什麼你會想分享?你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哪些收穫?這些都能引發自己主動思考。
總結:劃線之前,先學會「篩選」;分類之前,先整理「行動」
- 內容整合、一站式閱讀:在明確閱讀和筆記的目的後,你會更清楚你該整合哪些內容。
- 零碎時間、內容篩選:未來不想看的,直接按下
快捷鍵
(D 刪除);現在不需要,未來可能會用的(E 封存),減少雜訊! - 初步閱讀:簡化、減少標籤分類;搭配 HQ&A 進行高亮劃線、思考筆記。
- 下一篇文章,我會合你分享,我是如何挑選合適的內容來源?
找回專注閱讀,打造持續進步的學習&閱讀習慣
在「閱讀」和「行動」之間,有 3 個步驟是許多現代人的困擾:
- 前:怎麼篩選自己需要的內容來源?
- 中:怎麼提升自己的閱讀專注力?做好筆記?
- 後:怎麼讓筆記成為自己行動和專案的參考指南?
我有一堂課,完整地分享了我今年最新的「數位閱讀和學習工作流」,並搭配你能立刻用得上的數位工具來輔助你建立一套可持續性的閱讀→筆記系統,幫助你開始建立運用碎片時間加速成長的習慣:
💡 課程內容包含:
- 如何自動化整理筆記,打造出適合自己的閱讀環境?
- Readwise Reader 教學:降低閱讀摩擦力、整合內容來源
- Heptabase 教學:從零散筆記到結構化知識
- 我平時的閱讀來源?如何選擇合適來源和迭代標準?
輸入 SMART350
優惠碼,能再折 350 元 🚀 (限時優惠)
💬 學員心得&評價,看看他們上完課的收穫:
- Kevin:「推薦有知識焦慮,或者希望自己能精準閱讀、優化知識管理流程、提高輸出品質等目標的人,可以上這門課。」
- Ding:「雷蒙的分享能激發更多靈感,幫助我們思考哪些方式適合自己,更重要的是,進而讓我們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現在所在的階段,以及下一步想要為自己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 一茶:「雷蒙的說明清晰好懂,Heptabase 適合個人筆記的匯入、知識內化以及發想專案的基本架構;Notion 則是適合專案進度控管、多人協作、經驗文檔化。」
相關文章
- 怎麼升級你的學習成效?現代人的閱讀困擾和筆記誤區?
- 學習的三階段:內化知識到重建自信,現代人資訊焦慮的解決方案
- 現代人的一日閱讀、輸入工作流?Readwise Reader 用法,怎麼管理、彙總多平台的碎片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