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會點進這篇文章,我相信你不滿足於只做個專精一項技能的「工具人」,而是對這世界充滿好奇,於是積極去探索未知、沉澱認知,有著多項專業技能的通才。
只不過,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資訊超載的時代,該怎麼有效的從別人的內容獲取有用的知識?如何刻意練習?怎麼擺脫笨方法?
希望我能透過自己在學習路上,不同階段的反思,帶你一起檢視目前的學習困境,提升你對學習的掌控感,幫助你在「現代人的知識管理工作流」這條道路,開始踐行。
資訊超量的反思:從資訊彙整總站到資訊應用者
想像一下,你坐在速度極快的高鐵上,看向窗外的風景只剩模糊的線條,這輛高鐵就像資訊超量一樣,讓人來不及消化。這時你的手機不斷響起通知音效和震動,郵件、社交媒體、工作訊息、新聞報導……你感到喘不過氣。
雖然現代科技的發展,無盡的文章和影片,只要一個點擊就能獲得;加上 2023 年的 AI 工具大爆發,資訊被快速再製造、隨處可得,但大量卻不等於「有用」,不符合需求或目標的資訊,充其量只是垃圾。
七年前,我熱衷於搜集資訊,從時事新知、到各種講座和學習資源與機會,或者大範圍的社會議題、科普或科技進展都有涉略,所以我在 RSS 工具上訂閱了超過 50 個網站與媒體: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直譯「整合如此簡單」,是 RSS 的英文原意。 透過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制定的格式,讓網站的管理者可以把網路上內容的標題與摘要(Feed),推送給訂閱者。
當時我以「收集大量資訊,比別人知道又快又多」為傲,但隨著生活節奏加速、目標更明確,我意識到「資訊超載」不只分散了我的注意力,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且現在 AI 能輔助我們搜尋,主動提供個性化的答案和參考內容,讓我不再是當年的「資訊收集者」,而是更專注於「應用他人內容」和「萃取個人經驗」,所以我重新梳理、整理了我的「新知識管理工作流
」。
學習的三大階段:內化知識到重建自信
先用一張曾經火過一陣子的圖,達克效應
,來帶你看看我們在「學習」上的普遍現象:
當我們剛進入一個新領域,開始接收訊息的時候,例如上了幾堂線上課、聽過幾次演講,看過幾篇網路文章,總會有一種「阿,我懂了」的錯覺(迷之自信)。
這時候你大概是「聽懂」了,但不是「真懂」。
就舉我自己的「Notion 實戰課程」為例,聽過不少同學表示:「我明明都把課程上完了,也覺得自己懂了,為什麼用起 Notion 還是卡卡不順?」—— 這個時候,就是逐步進入「自信崩潰
」的絕望低谷,因為你沒有實際動手練習、自己解決問題,你的腦袋只是停在「明明聽懂」,但怎麼做不好的狀態。
所以,要擺脫絕望低谷,我們需要行動、需要實踐和練習,用正確的方式前行,才能有效覺醒、重建自信。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承認問題,我相信你會閱讀這篇文章,正是因為你希望能更有效地認識自己,累積學習的技術。
瞭解現象之後,更重要的是「如何行動」。
每個人在經驗累積期,都會經過「自信重建的三大階段
」:
- 探索前期|拼圖式學習:一開始我們很難知道「真正適合自己的、熱愛的會是什麼」,這時候特別辛苦和迷惘。我們需要大量地去開拓資訊,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從中別人的案例和故事中,尋找自己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比較幸運的人,這時候就能挖掘到哪些是「自己不想要」,以及「自己能堅持熱愛」的事。
- 深耕中期|問題式學習:然而,大部分人當無法從別人的案例中,舉一反三到自己的目標。這個時候,你需要透過實際行動,來驗證自己的假設想法(我以為 AAA 是我的熱情、BBB 是我的使命),從中獲取經驗,從失敗中淘汰幻想,從小成功中堅定目標。記住,這時期千萬不要參加太多的交流向的活動!你需要的已經不是大量的資訊,而是磨練自己的獨處時間。但這不是說你要完全孤僻,你可以向外交流,但建議僅限於向同圈子、向那些已經有過這領域解決經驗的前輩請教建議,引入回饋。
- 連結後期|跨領域整合:因為你有了中期的累積,讓你更認識了自己,更讓其他人對於你的專業、作品和成果有所信任,這時候你可以跨出原本的圈子,去認識其他領域的人,看看在你的專業領域上有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和作法。因為你已經在某個議題站穩腳步,所以初衷跟本質不會被拉走,反而能夠做到資源的整合運用,達到新的高度和視角。
走過這三階段,我們才有辦法進入「無為
」的狀態。
無為不是熟練,而是不刻意追求,不需意識控制,就能以鬆弛的狀態去做好一件事。
真正的專家讓人感覺毫不費力,才能擺脫資訊帶給你的焦慮,做個自在又高效的終生學習者。
現代人「資訊過載」的解決方案
這幾個月,我重新編輯了一系列【現代人的學習方法論】的文章,打包成一個系列專題。
我會用這十多篇內容,和你分享我親身實踐的學習方法和解決現代人資訊過載的策略,包含:
- 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解構學習金字塔沒說到的事,分享費曼技巧應用案例。
- 持續進步的秘訣:針對不同能力階段,用適合的方法刻意練習。
- 取捨學習對象和資源:從學習對象、不同知識內容種類的學習時間比例,到學習載體的選擇,搭配一個高效學習策略。
- 最大化碎片時間的學習效能:讓你重拾系統化書籍閱讀習慣,並把碎片化閱讀融入繁忙的日常。
- 從系統思考到行動實踐:透過系統思考來解決實際問題,並把學習內容轉為可操作的解決方案。
幫助你從「收藏他人內容」的搬運焦慮人,到成為一位「能提供解決方案」的終身學習者;不只是消化知識,還能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促成自我和他人成長。
你發現了嗎?
最可怕的不是我們沒有實力,而是我們「處理資訊的方式」讓我們無法前進。
當資訊早已不再是稀缺品,「有意識的個人管理」和「聰明地運用數位工具」才是應對資訊超量的正確方式,至於怎麼做,我會在【現代人的學習方法論】好好地跟你分享。
🔏 本篇為【現代人的學習方法論】精選文章包的限定文章
※ 如果你對於【現代人的學習方法論】有需求&興趣瞭解更多知識管理、學習方法的應用實踐總結,擺脫笨方法,成為聰明的學習者,歡迎你點擊下方連結,獲得更多讓自己更聰明工作和生活的策略。
👉🏼 前往瞭解【現代人的學習方法論】 ,獲得 12 篇知識管理精華文章,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
🎁 送你一個認真閱讀的 200 元限定折扣碼:LEARNHACKING
(點此自動帶入折扣碼)
【現代人的學習方法論】文章包,主要有什麼用?
- 🔍 用對方法精準獲取你需要的資訊
從海量的線上學習資源中,篩選符合你需求和目標的,專注深耕。
- 📈 從「寬而淺」到「專而深」
不再只是個資訊收集者,而是成為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讓你在專業領域中脫穎而出。
- 🎯 快速掌握新領域的能力
高效掌握學習方法,並彈性適應新環境,實現自我價值和持續成長,提升對各行各業的掌握感。
知識是力量,但只有當我們有效管理和實際應用它時,才能真正發揮價值,否則充其量只是垃圾。
精選 10+ 篇重新編輯成信件形式,每週幫助你立即改善低效的學習方法、擺脫低效勤奮,掌握學習的秘密,重新認識自己,抵抗知識焦慮,掌握持續進步和成為領域專家!
12 篇文章是在講什麼?
001 學習的三大階段:內化知識到重建自信
002 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解構學習金字塔沒說到的事、費曼技巧應用案例
003 持續進步的關鍵是?定義你的能力階段,用對的方法刻意練習
004 學習的黃金比例:舒適與挑戰?學習載體的應用策略?
005 從知識到智慧,死記硬背是基本功?科學化的記憶增強法是?
006 怎麼選擇你的學習對象?七種專業角色解析
007 怎麼分配知識學習時間?選擇圈子?
008 如何在碎片化的時間中,進行系統化的書籍閱讀?
009 我是怎麼管理我的碎片閱讀的?
010 打破思考的框架:用系統思考戰勝線性思考的陷阱
011 你需要電子報嗎?怎麼讓它成為有效學習工具?
012 學習的目的是成為「解決方案」的學習者?
🥊 總結 / 行動思考題
- 隨著 AI 的發展,資訊隨處可得,卻不總是「有用」——符合個人需求與目標,所以我們該做出取捨,從內容收集轉為內容應用。
- 資訊超載的時代,我們對資訊的需求和處理方式也該隨之改變。資訊處理的三個階段:「探索前期|拼圖式學習」、「深耕中期|問題式學習」,以及「連結後期|跨領域整合」。
- 現代人的學習方法,包括科學化的學習方法、持續進步的秘訣、如何取捨學習對象、怎麼最大化碎片時間的學習效能,以及系統思考到行動實踐。
- 在資訊不再稀缺的現代,我們需要一套現代的精準高效學習方法,才能真正擺脫資訊帶給你的焦慮,做個自在的終生學習者。透過【現代人的學習方法論】接下來 10 多篇文章,讓你有效前進,從容解決真實世界裡的挑戰。
💬 思考題:
達克效應的現象裡,其實要分事情跟領域來看,就像有些大師在某些事情上根本也是迷之自信。
是該多多開拓資訊源,還是深耕問題的解決,或者是開始跨領域整合資源?
留言和我分享,或者你也可以分享你自己閱讀完的心得在社群媒體上,或許我看到的話,會給你個 Feedback 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