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156 – 五年大課「超級個體工作術」的幕後小故事 ®️雷蒙週報

「雷蒙為什麼跑去跟別的課程平台開課?不是一直都自己幹嗎?」、「這堂『超級個體工作術』課程,跟過去幾年開設的課,有什麼差異?」我想先透過這電子報的機會,跟你分享我的答案。

📌目錄

📸 第 156 期(4/21-5/10)封面照片:課程宣傳片拍攝花絮,其實這堂課,我還有個私心,希望能出成一本書,紀錄我跟柚子這五年來的挑戰和故事。

重啟 Podcast 工作間的思考

這週,ShiFu 團隊來到我家,討論我們正課該怎麼錄製。

看著團隊在我們家裡的 Podcast 直播間打光,突然有種感觸和欣慰。

這個空間,其實兩年前就打造好了。

當時還砸了 10 萬的設備費1,熱血滿滿想重開「雷蒙三十」節目。

IMG 5380 scaled

結果這兩年,手上新的專案、突發狀況不斷,理想與熱血,敵不過現實和意外,重開節目的優先級,一直被往後擠。

因為我其實很明白,品牌經營的初期,如果單靠播客,這種弱演算法的媒體生態,很容易把自己做窄了。先好好活下來,才是第一要事。

所以在前期,專注打磨自己滿意、用戶需要的產品和經營合適的媒體(我是電子報和 Blog),建立品牌壁壘、累積用戶信任;等時機對了,再用 Podcast 來槓桿影響力,也能與優秀的人對話、刺激反思,正回饋自己在創作上的內在動力。

為什麼要做【超級個體工作術】這堂課?

​上週師父團隊已經開始發問卷,你可能有收到,但可能有不少疑問:

  1. 「雷蒙為什麼跑去跟別的課程平台開課?不是一直都自己幹嗎?」
  2. 「這堂課,跟過去幾年開設的課,有什麼差異?」

第一個問題是 Why,第二個問題是 What,我想先透過這電子報的機會,跟你分享我的答案。

「雷蒙為什麼跑去跟別的課程平台開課?不是一直都自己幹嗎?」

這個課程產品,我對它的定位是,可以分成幾個面向:

  • 對自己,把我這 5 年來,從職場到一人公司、自我提升的實踐做出具體化的總結。
  • 對學員,幫助需要的人,看懂時代機會,有效活用工具累積專業、提高生產力,甚至知道怎麼提高自己的價值和競爭力。
  • 對未來,把我 30 歲最好的樣子留下來。

雖然我還沒有小孩,無法像王永福、周震宇和馬可欣老師說「把自己最好的樣子留給女兒、兒子」 ,但或許未來有了,也有這層意義。

所以,我除了想讓自己 30 歲最好的樣子,以「實用性」的方式被留下。

甚至,去挖掘台灣在不同專業、認真努力的超級個體
就像我做電子報初期,有一個系列叫《現代人的數字生活圖鑑》,還是最一開始做 Podcast 的《而立人物》系列,讓這些超級個體怎麼破解工作和生活的方法,被更多人知道,也認識他們。

那,為什麼要「找課程團隊幫忙製作這堂課」

很簡單,雖然課程收益會少一大半,但要懂得「外包」,把時間買回來。

這讓我可以專注在內容和方法的打磨,怎麼讓學員有更好的學習成果,以及怎麼挖掘我認為很棒,或者我未曾發現的超級個體;至於課程的規模、呈現品質到行銷推廣,都讓更專業的團隊去協助。(目前跟 ShiFu 團隊相處起來,他們是真的很用心、靠譜的。)

「這堂課,跟過去幾年開設的課,有什麼差異?」

過去的課,我多半是針對單一主題,例如 Notion、數位工具、AI 應用等等,比較像工具包。

但在教學工具的同時,夾帶私貨——分享我的工作流思維給你。

這次的《超級個體工作術》,更像是回顧這幾年的實踐和實驗經驗,濃縮成一套「路徑系統」,幫助你從破解舊有認知到產生具體行動,工具反而變成點綴的輔助,更重要的是,幫助你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槓桿。

📍 快速比對

之前是「教你怎麼用好工具」,從中完整瞭解,雷蒙的單個主題工作流;

這次則是往前拉一步,「帶你看懂這個時代,如何以個體之姿突破限制,找到自己的定位、培養可遷移的專業能力,甚至打造一套能持續為自己帶來價值系統,成為懂得運用時代槓桿的人」。

「這堂課目前的課綱,呈現方式會是?」

老實說,課綱我已經反覆修改了好幾版,目前還在最終調整中。

至於「課程的呈現方式」,如果是工具教學,我一樣會用我最擅長的螢幕錄影的類直播呈現,讓你能看到我的完整操作、過程思考和流程設計;但如果是長篇文稿的呈現,我還在思考怎麼更自然的呈現,和有效的吸收

我曾經想過直接用「音頻 + 完整文稿」2,讓同學可以隨時隨地反覆吸收,甚至有完整文稿搭配去做深度學習和筆記,但台灣似乎沒有線上課程這樣做,只有中國那邊的知識服務才是這樣,得到 APP 就是如此,做得特別好。

因為我想的是,既然內容底層是一樣的「文稿」,何不把精力放在學員更好吸收 + 老師時間可以拿去更專注打磨內容,這是我在思考的事,但或許也是我一廂情願,大家說不定還是更想看到我的人(?)

你有任何好的建議?到「課前問卷」中留言給我,填寫還能先領 400 元折扣碼 ⬇️


🤝🏼 本期贊助:問題解決人才計畫

問題解決人才計劃 直播 雷蒙小羊.compressed

​我的好友小羊(羊正鈺)今年跟新北市青年局發起了「問題解決人才計畫」的活動。

​​當時聽到他在策劃這活動時,就覺得我根本是活生生案例吧 😆

​7 年前,我在大學時期找到的實習和工作,大部分沒有放學歷,因為當時化工系對於目標公司和職缺是種雜訊(我投的都是網路新創),我也想在一頁式履歷中,更強調我的問題解決和專案經驗。

​後來畢業到北京找工作,我最終被錄取的履歷表上也完全沒有放學歷。

​​所以小羊下週一(5/17)晚上八點,找我做一場免費公開回饋的線上直播對談,聊聊我的真實經驗,「學生怎麼不靠學歷和科系,找到工作?」,或者「我自己目前找人招募,又是怎麼看履歷的?」

如果有需求,也有空,歡迎你來參加(直播連結,記得先收藏&加入行事曆


📍 本月&即將的重要活動和消息?

  • Threads 滿一萬追蹤,我辦了一個小型的 QA 問答,這邊可以看看,包含:為什麼大學時就開始兼職?以及怎麼選擇的?
  • 我正在賣 MacBook Pro M3Max(保固至 2027),如果你有高階電腦,剪片或本地 AI 需求,可以看看。
  • 我家的掃地機器人罷工壞了,看來勢必要這週末趁母親節買一台,有推薦的品牌和型號,歡迎這邊一起討論

這週,我的輸入和閱讀?

—文章和學習筆記—

🗃️ Notion 適不適合做卡片盒筆記術?我的答案是…

如果你想要原汁原味套上卡片盒筆記術的話,不推薦。因為卡片盒筆記術的本質,不是「分類筆記」。Notion 的強項是「個人化生產力系統」透過資料庫去,快速組織、即時多人協作,適合做團隊知識 SOP、做專案和任務排程追蹤…等。真正適合卡片盒筆記術的,是那些「以卡片為單位」、「畫面可以自由排版」、「連結可以輕鬆建立」的工具,例如:Heptabase、Obsidian。它們的設計,才是以「思考」為中心,而不是「資料整理」。

🔨 n8n 案例教學:Discord 打卡任務怎麼自動驗證?

使用 n8n 搭配 Notion API 與 Discord Bot,打造一套從訊息分類、學號擷取、加入特定 emoji 反應,接著自動更新 Notion 資料庫,並透過 Message ID 紀錄上一則訊息,避免重複抓訊息。適合用於社群任務驗證、打卡紀錄與貢獻追蹤!

🤖 ChatGPT 記憶功能的運用:找到你的寫作協作 SOP

你家 AI 助理現在是怎麼樣個性和對話模式?歡迎留言給我~

數位工具和 AI 應用

🎨 一款很有溫度的小工具:拾彩 ColorLift

原本以為只是「取色小工具」,但看了開發者故事,突然被暖了一波。不只是取色,甚至加上 AI 說明顏色的意涵,幫助色弱、色盲者,理解顏色的免費 APP。

因為開發者是一位無障礙設計的人機互動研究員,自己也是色弱者,他說:「比起難懂的顏色名,我希望有個『說書人』幫我解釋這些顏色的樣子、情感、場景。」

📝 怎麼有效使用 Notion 打造第二大腦?

我從過往學員的案例中,發現大多數人都誤解了第二大腦的用法。於是,我又把 PAI 系統這篇文章,做成圖卡了。

—影片—

📕 為什麼大胃王都吃不胖?其實他們都在做這件事!

好喜歡這支影片,除了解惑了我一直以來的好奇跟疑惑,也欣賞這些大胃王的專業、行動和毅力。更重要的是,我好喜歡這個頻道創作者,無論是剪輯、敘事、內容,還是觀念和知識性,無懈可擊,我的理想阿阿。

🔍 雷蒙的社群動態精選&會員限定內容&學員見證:

👉🏼 點此加入 Lifehacker Premium 會員&進入會員社群,更多限定內容,一起交流進步。


※ 內容註腳

  1. 兩年前改造居家 Podcast 直播空間的紀錄影片。有夠青澀我的天,還是疫情嚴重的時期,只好戴著口罩拍片 XD ↩︎
  2. 這篇貼文「【為什麼大部分的線上課程,都是老師面對鏡頭唸稿?】」有提及我的思考,如果你有任何建議,歡迎在問卷中分享給我! ↩︎

🤝🏼 如果你喜歡〈雷蒙週報〉並願意幫助我繼續分享下去
〈雷蒙週報〉是繁體中文圈 Top 的數位工具應用、科技產品的電子報品牌,提供現代人如何聰明工作、提升生活品質的方法。訂閱者超過 17,000 人,開信率 > 60%;為了讓這電子報長久經營,我可以協助你推廣好的產品、服務或活動被更多人看見點此進一步瞭解如何跟我合作 🔗


分享按鈕

關於作者

留言回應

訂閱
接收通知
guest
0 留言
最新的留言
最舊的留言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領取高效生產力的秘訣!

Free 免費 NT$ ?????
免費入門課&電子書&精華文章一次帶走
  • 聰明工作者的 6 堂入門課
  • 現代人必備的 25+ 款數位工具
  • 每年複利成長的復盤技巧
……更多你需要的現代人精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