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收到雜學校的邀請,針對「手機世代」寫了一篇關於數位素養的文章。
不過,先不要被「數位素養」這個很硬的詞嚇到呀!
整篇文章是想回應,30 歲以上的族群常常「過於擔心」,甚至到阻礙、限制新一代的人,使用網路工具。
有趣的是,我的臉書也很湊巧地在上週,不斷出現 Netflix 新出的一部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註一)的討論貼文。然而,有些討論我看了很不是滋味,例如以下這篇,居然超過 2000 次分享:
這則貼文和討論,不斷煽動恐懼,告訴你如果一直用社群媒體、留下數據,你就會陷入焦慮、成癮、宛如吸毒,所以列出數條建議,告訴你不要用 Google 搜尋、不要接收網站給你的推薦,甚至還說什麼不要讓未滿高中的孩子碰社交媒體(?),用這種年紀論,我也是暈了~~
我在雜學校那篇提到,每一次科技的進步,都會有人跳出來說:「科技即將危害人類。」
回想起我小時候,那個時候是「電視時代」,也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當大人們看到小孩自己在看電視,就會上前禁止,認為小孩會因此成為「電視兒童」、降低智力,甚至是影響學習等等不健康之類的鬼話。
禍害來自家庭教育,不要怪罪於工具與科技
雖然電視的廣告不像現在這麼精準,也不會因為搜尋,出現極端暴力的結果,但身為家長或者「有意識的人」,應該是去引導孩子,認知到有一些東西是錯誤、是有害的。
而不是去禁止他們使用,然後破壞他們的數位原生優勢。
簡單來說,道德感是「被建立」的,怎麼協助孩子擁有自己的一套自我判斷機制,才是這個多元時代下的課題,偏頗的禁止,只會適得其反。
請你回想你的小時候,當爸媽說不准你做什麼事情,你是不是更想找個機會偷偷去做,甚至做了之後,反而不敢跟爸媽說。這種沒來由的「禁止」,是離「溝通」越來越遠的捷徑。
工具是人類的延伸,怎麼用取決於人
人類和動物的差異關鍵之一,是懂得巧妙地使用工具。
石器時代我們有了斧頭,
加快我們砍樹的效率,而不是用拳頭,這是手的延伸;
工業時代我們有了汽車,
這是腳的延伸,讓我們移動加快效率,一天能到達過去一個月才能到的地方。
在這個科技進展極快時代裡,我告訴自己要是個清楚知道怎麼使用工具的人,因為它們能為我賦能,能幫我達成目標,享受生活,而非被工具所困。
你對上癮的認知是錯的
有一則 TED Talk(約翰海利: 你對上癮的所有認知都是錯的)說成癮的反面不是戒斷,而是關係。
也就是說,當你沒有生活重心、只會空想不會行動,處在一個純吸收,而非產出、連結狀態的時候,你很容易因為沒有目標而上癮,然後焦慮,喪失自我。
我想,你的焦慮並不是工具本身的問題,是你個人的使用問題。
「也許我們根本不應該用『成癮』一詞,我們應該稱之為『連結』,人類天生最原始的需求便是連結彼此 當我們開心又健康時,我們會去連結彼此的關係。」—Johann Hari
科技只會帶來壞的影響,是一廂情願的思考
紀錄片裡,提到我們是臉書生態裡的小產品,這我挺認同的。
畢竟你是「免費」使用別人的服務,但臉書是一間公司,需要盈利,需要養它的員工,那到底是誰出了(你的使用費)錢?
這種社交媒體平台的經營模式,幫你出錢的是「廣告商」,臉書則透過算法處理大量的用戶行為數據,了解每一個帳號的喜好,並替廣告商做到精準推送。
當然,有些人會覺得不舒服,因為好像臉書「很懂你」。
不過像我則喜歡這樣的效率與便利,因為比起電視或者路邊的廣告,常常推送一些我沒完全興趣的保健食品,臉書廣告會給我比較喜歡的科技產品,這是一種「效率」的呈現。
科技也會帶來的正面作用,讓更多聲音被聽見
像是手機與社交媒體的出現,打破傳統媒體壟斷的局面,讓許多次群體或弱文化有機會凝聚聲音,被更多人聽見。
結論來說,你有沒有去熟悉你正在使用的任何東西?有沒有去了解背後的規則?並能回到自己的目標和連結上,運用有幫助的使用原則?
畢竟,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一把水果刀你拿來切水果,還是捅自己,就端看你怎麼去用它!
社群媒體也是,有些人在上面,看著不同的生活樣貌,每天焦慮;有些人則是運用它的特性,推動自己成長。
你不喜歡就拒絕,你沒辦法適應就禁止、鼓吹廢除,這種中年油膩的價值觀,我真的無法認同。
總之,你有這個責任,為自己找到一套適合你自己的原則,而不是要求新一代人遵守你的價值觀。
註一:我認為人工「智能」的翻譯,比起「智慧」好上很多,這次的片名也是,但很多人因為政治因素不喜歡這個翻譯,請讓我用語境的角度說明下。因為智慧在中文語境中,是一種高級的知覺能力,英文翻譯 wisdom。慧一詞源於佛學(波若),屬於人的一種特別能力,用於分辨因緣;對比「智能」一詞,點綴了後者的「能力」(ability),也就是人類賦予機器的一種近似於人類處理問題的算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