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我是怎麼打造數位內容產品?付費訂閱電子報、系列內容電子書,再到主題直播課的選擇?

從 Medium 文章寫作,到免費電子報,再推出付費訂閱服務,還有線上課程、訓練營,以及重新提煉系列文章包(電子書),甚至反思自己為什麼現在不適合實體出版?分享了這幾年在數位內容產品的打磨和嘗試的反思和心得。

📌目錄

💬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上週,我的第二份內容專題《現代人的學習方法論》上線了。

今天想用這篇文章回答幾個問題,包含「為什麼做這種電子書般的文章包?」、「為什麼本來有計劃出實體書,後來暫緩?」、「從付費訂閱服務中我學到的事」……等。

或許這些經驗分享,也能幫助想「推出個人數位內容產品」的創作者。

今天早上接受了一組人的線上訪談,他們正在參加 AAPD 產品設計比賽,主題是「Teachify 的產品設計」,希望可以多了解知識創作者的需求和歷程。

60 分鐘內的對談,雖然我只是回答的那一方,但透過回答問題的過程,也讓我收穫蠻多的。

在「內容創作 → 打造知識產品」的路上,我從 Medium 部落格寫作 → 實體課程講師 → 線上課程產品 → 付費諮詢服務 → 音頻產品 → 會員訂閱制電子報 → 線上訓練營 → 模版產品……,幾乎可以說是各種內容載體都嘗試過了,在這過程我發現了什麼,怎麼做選擇,或者說「拒絕」的?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記錄背後的思路和過程

另外也是給過往三年,我寫下的上百篇的付費文章,寫下一個新的分號,前進下一個階段。

為什麼要做文章精華包?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做文章包?」

  • 對讀者&用戶:重新編輯過去三年所寫的付費會員限定內容,挖掘我這 5 年針對「時間管理」、「學習方法」的方法論,從生活觀察、認知誤區到底層邏輯,將這些應對策略(Know-how)打包成更系統化的完整專題,方便有需要的人,可以從中獲得更全面的個人發展和升級。
  • 對自己&品牌:擁有一套類電子書的數位產品,讓潛在用戶能用更低門檻的價錢,初步認識我的付費內容。

💬 我怎麼區分免費與付費內容?

  • 雷蒙週報(免費內容):What、Why(資訊類、觀點分享類:為什麼現代人需要智能家居?什麼是聰明的工作法?我用了哪些工具?)大多是免費,讓更多人知道我正在做什麼、為何而做(價值觀和原則)。
  • 文章包&課程(付費內容:How(怎麼做?這些工具的工作流是?我嘗試了什麼,失敗了哪些)都是付費限定。

不過,我本來以為製作文章包是件容易事,不就是內容再製嘛~而且還是我自己寫過的文章,應該容易許多。

結果我又太天真了,繼第一份《高效時間管理術》,隔了半年才推出《學習方法論》。

裡面提到的思路和方法,會不會過時阿?

這時候剛好適合回答第二個問題:「這些是你 2020-2022 年的內容重新打包,會不會過時,現在還適用嗎?」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也正是我為什麼明明是內容再製,卻可以弄這麼久的主因。

當年寫這些文章的時候,花了我非常大的心思,梳理我這 5 年多來在學習和時間管理,或者說「個人成長」這領域裡最底層的理論,從費曼學習法、刻意練習到社交模型……等,這些方法被我一一放進生活和工作裡實踐、感受,最後輸出一篇篇優化過的現代人的應對策略。

這次的再編輯,更是重新把我這些年的新獲得的啟發和方法,再次地疊加優化去,因此花了比預期還要多的時間。

還好,讓我最開心、有成就的是,陸續有讀者用戶寫信、留言給我說:「他已經用著我的時間管理策略、碎片閱讀的整理方法持續了 2 年,收穫良多,除了在工作表現和專注度更好,也覺得生活更踏實、自在。」

而且我在 2020 年付費內容裡講到的一些科學研究(例如:多巴胺不是快感本身,而是對快感的預期),也在 2023 年在網路上一陣爆紅,甚至成為一些課程和現象的分析點。所以,我能跟你說,大部分的內容不會過時,甚至還有一些超前,我對於內容的原則是,盡可能提供給你「不會被時間沖刷而失效」的好東西。

為什麼不出版實體書?

有讀者曾經問過我:「既然你都打包成類似電子書的形式了,為什麼不直接丟給出版社出實體書?」

差不多是兩年前,某出版社還真的有跟我洽談出書,當時的書名和副標題是《只工作不上班的 OOOXXX 法》[1],居然跟瓦基後來出版的書極其類似,不過很慶幸的是他先出了書!

雷蒙出版書草稿

然而,當我編輯書稿到一半時,心裡有一種「怪勁」作祟,有個聲音一直告訴我——

如果我現在要出一版實體書,能不能「不只是一本書」,還能是個什麼模樣?

就像我打算開線上課程(Notion 實戰課程)時,打的念頭就不只是「錄個課上線來賣」而已,而是希望能打造「線上學習 3.0 的線上訓練營模式」,建立一整個新的線上學習生態和可能性。

然而,我在「不只是一本書」這個議題上,一直沒有答案。

加上我想到自己的品牌和定位,雖然有實體出版書是個加分的名片沒錯,但不會像瓦基本來就是以「閱讀、說書」為主的品牌,出書對他來說是必要策略;對我來說,多拍 YouTube 影片、開直播課,多分享展示我的完整數位工作流,累積多一些數位內容產品,可能才是更適合我的方式。

所以在即將到來的 2024 年前,我希望能把【現代人的精進指南】這專題系列一共三部曲上架完(最後一個專題名是什麼,你可以猜猜看 🤭)。目前前兩份是以「每天發送兩封信的方式」,因為不希望讀者只顧著吸收,卻缺乏思考和實際練習,放鬆一下,把改變的過程拉長,會更有成效。

說不定最後一個專題,在你購買後能直接看到整份,換個使用方式,或許會有不同的發現,Who knows~?

💡 為什麼這系列名叫【現代人的精進指南】?

我不會也不適合去講那些我沒實踐過的大道理,但至少我能給你的是,我做為一個現代的普通人,在背後沒資本,不玩人脈那一套的情況下,我們能怎麼樣聰明工作,擁有自在的生活?用怎麼樣方法持續進步?

市面上大多的個人成長內容,大多是把過往的經典再次「讀給你聽」,說書人頂多是一個轉述者,而我給自己的原則是,透過這系列記錄我這些年的變化和學習,專注在適合「現代人」的新方法,在資訊過載、數位工具遍佈的時代裡,我們怎麼真實地生活,有效的改善自己的學習、時間和精力管理的方式。

(👆🏼 內有試讀篇)

2024 年的會員訂閱服務,從文章到直播課?

兩年前,我的課題是怎麼把我腦袋裡的經驗和知識系統化、用文字的方式盡可能和每一個相信、支持我的會員分享:

侯智薰付費文章合集

這段日子裡,我寫得很開心,每週也會收到會員的來信和回饋,知道有會員獲得好的改變,不管是找到新的職業機會、學習到新的技能,或者知道發展自己的方向,都是我持續學習的原動力。

不過,今年的我深深感受到「兩大問題」:

  1. 當會籍資格成了彼此關係的牆:訂閱制本身自帶一種「複雜的情感」,當我投入越多精力在會員社群的經營,加快了會員們的成長,也同時加快了會員們離開的速度,因為他們學有所成邁入下個階段。
  2. 我們擁有很棒的會員社群,外圈的人卻不知道我們:也因為投入在付費牆裡太深、太久,外面的人很難知道我的存在,不知道我的產品,也不知道我們會員服務的具體內容,每週花數小時萃取出來的內容,只能分享給一兩百人知道,總覺得有些可惜。

所以在 2024 年,我即將升級會員訂閱服務的內容,內容的形式從付費文章到直播課。

我的目標是,透過一年舉辦 5-7 場左右的直播精實課(2hr),帶你快速瞭解,我最新掌握、正在使用的數位工作術和工具應用組合,省去你自己大量購買課程卻沒有時間看、或者在繁雜工具應用裡迷失的時間。

🎯 原因有三:

  1. 商業層面:大眾普遍認知單篇文章很難是個付費產品,因為現在免費文章到處都是。即便我打磨一整套內容專題的耗時超長,但消費者不會感知到。
  2. 呈現層面:如果是數位工作術、工具應用的工作流教學,還是影片和直播的方式最能完整呈現,而且能讓潛在用戶用相對可接受的價格體驗我的產品和內容能力,進一步讓他想加入會員(享有課後社群,能問答交流、許願……等)
  3. 情感層面:即便會員沒有續約訂閱,他依然可以挑選他有興趣的直播主題單購,可以需要的時候隨時回來。

今年底會先有一場預熱場,到時候會在《雷蒙週報》和你分享資訊,以及報名參加的方式。 


最後,再介紹下我自己

如果你沒聽說過侯智薰(雷蒙)這個名字,只是因為某個機遇第一次讀到我的文字。

或許你聽過我的一些產品或者看過我做的事:

我的一門線上課程《Notion 實戰課程》在 Hahow 好學校的平台不到 2 年累積付費學員超過萬人;在 2021 年推出線上學習 3.0 模式的《Notion 線上訓練營》,目前已到第七屆,明明是線上學習,40 天下來學員的整體出席率超過 85%,作業繳交率超過 80%。

幾年前,我被邀請到中文知識服務龍頭品牌 得到APP 的《知識春晚》做過直播分享、兩次到 TEDx 演講、獲得過小米智能設計大賽的首獎,以及 Medium 寫作平台的 Top Writer in Productivity;2022 年用影片記錄「智能工作宅」的打造,在 YouTube 累積破百萬的瀏覽次數。

再久遠一點,我曾在韓商做遠距工作者,北京互聯網做產品和運營,後來回到台灣,除了在台灣品牌集團負責數位轉型,也開始了《雷蒙三十》的 Podcast 節目,也是我們品牌名字的由來 —— 希望能記錄、保有 30 歲時的自由自主、發展速度,還有選擇的多樣性。

我會繼續在分享的路上繼續學習,探索更多、更適合現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期待我們這次先以文字交流,也歡迎你到時候來參加我的直播主題課和會員社群服務,一起進步,成為自己理想的樣子。


▍內容補充參考:

  1. 為什麼我覺得瓦基的實體書出版,對我來說是如釋重負?

立即分享

關於作者

留言回應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