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講講,生活黑客們怎麼看待自己的身體,談談「健康系統」。
你是怎樣對待自己身體的呢?
我在 2016 年曾經拿自己身體做實驗,每週健身至少三天,配合半年的生酮飲食,那時候的我,是目前這一生來肉體和精神上的「最盛時期」。
不過今天我先分享書中的例子給你,再補充我自己的經驗與思考。
自我實驗者怎麼破解系統?
賽斯・羅伯茲(Seth Roberts)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心理學榮譽教授,他有自己的部落格,但內容不完全是心裡學,他最著名的是「身體實驗」。
最初,是因為羅伯茲臉上長了很多痘痘粉刺,他想知道粉刺跟飲食有沒有關係,所以去找醫生。
醫生告訴羅伯茲,粉刺和飲食沒關係,要吃藥才能好,於是開了一些抗生素給他。
然後,羅伯茲做了一件讓醫生很吃驚的事。
他自行做了食物實驗,他發現吃含有過氧化苯甲酸的食物好像有效,維生素B也有改善作用,但零卡可樂則會加重粉刺。當反覆使用自己發現的飲食療法後,羅伯茲把粉刺減少了 90%!
這件事給了羅伯茲兩個信念:
第一,醫生說的不一定對。
第二,我可以用實驗方法破解我的身體。
我們不能說羅伯茲的信念不對,畢竟現代醫學還是相對不完備的科學,因為人體實在太過複雜,關於健康的很多問題都沒有科學定論。既然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每個人對藥物和食物的反應相比也不會完全一樣,拿自己做個測試可能是有道理而且有效的。
從此之後,羅伯茲持續拿自己做了大量的實驗,例如他發現 ——
起床時先看個脫口秀節目,能改善他的情緒; 不吃早餐,每天站立超過八小時,能改善他的睡眠; 吃點肥豬肉,不但能改善睡眠,而且還能使他第二天精力充沛… 等等等的自我實驗。
2006 年後期,羅伯茲乾脆直接吃起奶油。因為他發現直接吃油不但身體狀況改善,連大腦反應速度都提高了。發表了一本讓他帶來很大聲望的書《香格里拉飲食》。
那時候,醫生們還在說什麼動物脂肪這不好那不好,尤其是對心血管不好 —— 可是羅伯茲吃了一段時間奶油之後去做心臟檢測,發現自己的心臟狀況反而還提升了!他之後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吃奶油讓我更聰明》,被發表在了《The New York Observer》上。
不過遺憾的是,那是羅伯茲的最後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發表前兩天,羅伯茲去世了,死因是心臟病。
可能這只是一個偶然事件,也可能是因為羅伯茲拿自己實驗的時候下手太狠?
行為上隨數據大流,但思想上特立獨行
開頭時我說到,我過去也拿過自己身體做生酮飲食和健身的實驗。
當時是因為我必須增強我的學習和產出效率,除了運用外在的數位工具之外,有沒有辦法能提升內在的「精力管理」?
於是在我查詢相關研究資料時,發現了生酮飲食這套方法(底層的理論類似羅伯茲教授那套奶油理論,因為酮體做為大腦主要燃料,所以精神狀況更好),但我是研究了數十篇論文和厚厚一大本運動生理學之後,才開始我的實驗計劃,最終也確實體脂肪降低到 12%、肌肉量上升,精神狀況變好。
在健康系統的實驗路上,我沒有像羅伯茲一樣這麼天然實驗派,採取了拓荒這種較為隨機性的實驗;我還是基於前人的研究(雖然一樣是少數派),試圖去破解傳統觀念,尋找最適合我身體機制的一套優化方法。
就像之前去演講時,有同學問我怎麼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內容作法,我是這樣回答的:
「行為上隨數據的大流,但思想上特立獨行。」
量化自我:數字時代的寫日記
畢竟,從科學方法的角度,羅伯茲拿自己做的實驗,因為只有一個人的數據,很容易把偶然的結果當成規律,在沒有因果的地方強加因果。
科學的結論,需要大規模的可重復實驗,擁有「再現性」才是關鍵,孤立不證。
但是我還是很欽佩他這樣的實驗精神,畢竟人類的知識和智慧,就是靠著這樣的精神一點一滴被推進的。
另外,絕大部分的生活黑客也認為,透過實驗去收集和研究自己的一些數據,能提高自己的掌握高。
數字時代思想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就發起了一場「量化自我(QS,quantify self)」的運動。
量化自我運動的底層信念是:「想要改善某個東西,你得先能夠測量這個東西。」
比如說,你可以隨時記錄自己的體重、心率,血氧這些指標的數據,時不時看看都有哪些變化。
沒錯,Apple Watch 這幾年來,主要抓的就是量化自我的市場。
量化自我真的有用嗎?
你看看蘋果拍這麼多支影片,找了這麼多用戶講了這麼多故事,表示這世界上真的有這些人物是有用的,從糖尿病患者、睡眠監測,還是運動數據。
正因為數據是客觀的,不會被你的情緒所影響,數據能告訴你更真實的身體狀況。
有了數據,你就可以和別人比較,更可以和過去的自己比較,你還能通過數據來瞭解自身隨時間的變化和趨勢。
有沒有用沒這麼重要?關鍵是掌握感
我很常說,人類的行為本質是差不多的,只是因為科技的進展,所以表現形式重組而已。
十年前,我們的量化自我方式是寫日記,只是現在換成用裝置記錄數據放在雲端罷了。
你可能會說:「我不寫日記,日子過得也不差阿。」
但也一定能找到一群人能為「寫日記」帶來的良好感受捍衛。
所以,也許對寫日記這件事來說,「有沒有用」根本就不重要?
量化自我是一種個性表達,能增加你對生活的掌控感。
加州意識形態(The Californian Ideology)
實驗自我也好,量化自我也好,生活黑客的精神是把身體當做一個系統,用個人的手段去破解,並且優化系統。
有人把生活黑客的理念,稱為「加州意識形態」,這是由 WIRED 和 MONDO 2000 等雜誌提出。
我們總結一下,它大約有三個信仰 ——
第一,人應該是自由的,不受任何體制的限制。
第二,人可以改善自我,透過個人的進步來實現自由。
第三,改善自我的手段,靠的是工具和技術。
只要有足夠好的工具和技術,就能提升自我,變得快樂、更聰明、更健康。
這是種非常樂觀進取的姿態,我也非常認同這些理念,但理念終究是理念,因為真實世界並不會如此簡單。
請注意,無論你擁抱任何的意識形態,千萬別忘了要付諸行動,只有行動本身獲得到的反饋,才是自己的。
最後,根據加州意識形態,如果你的身體不健康,不用怪別人,要怪就怪自己對生活的破解不夠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