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延續 智能家居影片被瘋傳、百萬瀏覽的觀察:最可怕的不是看不懂?回應酸民的記錄 ,這篇進一步分享當時我做了什麼行動來應對,以及後續強化心理素質的方法。
之前看到阿滴和張志祺分享他們憂鬱症和陪伴的過程,接著看到哇賽心理學的蔡宇哲老師的貼文說:「年輕網紅似乎是憂鬱症高風險族群,或者只是我的確認偏誤?」
我覺得現代人的工作除了從體力勞動轉為腦力勞動之外,也添加了更多「情緒勞動
」和「風險勞動
」,尤其當你面對的是大眾(大流量)的商業模式,這樣的工作不只要能獨自工作,還要應對來自公眾的持續關注和評價。
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現代人的心理素質」這回事。
「專注」和「封鎖」
先坦白說,我在經營自媒體的初期,也很承受不了酸民黑粉的冷嘲熱諷,甚至曾經一度停更不敢在臉書上發文,不斷懷疑自己是否還要繼續分享,後來是「專注」和「封鎖」這兩件事拯救了我。
- 「專注」:把注意力放在正確的對象上。像是講課時不去在意最後一排在玩手機,甚至被中場離開的人打亂心情,我該和真正投入參與的學員互動,把最好的東西給他們;專注在我可以改變、可控的行動上,以及那些真正值得的人身上。
- 「封鎖」:對於那些三觀不合,只看到表面就酸人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的人,與其跟他們在網路上吵半天(我又很不會打鍵盤戰),直接封鎖不如不見,最直接有效,畢竟這類人大多是不可控的,根本不值得我們專注,浪費我們的能量。
那段時間的我,養成了建立用戶回饋資料庫的習慣,去把所有「好的影響
」給記錄下來,讓我在心情低落時,能知道自己曾經點亮這些人,也被這些人給點亮過。另外,也養成每天透過臉書的生日提醒來檢視臉友關係是否值得存在。
「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
現代社會,已經從「熟人社會」變遷到「陌生人社會」。以往我們爸媽那時代,街坊鄰居都叫的出名字,身邊朋友不會超過 150 人(鄧巴數
[1]),彼此對於彼此的生活狀況和背景相對更瞭解,但現在不是了。
🌰 拿我自己來說,我臉書好友就有 3000 多人,追蹤則是將近 2 萬,我怎麼可能記得每一個人是在哪裡遇見、現在在幹嘛、未來要做啥。
雖然臉書上寫著你們是「好友
」,但不代表著你們就真的會為對方著想,對雙方有所助益,甚至如果你是有能力的人,更可能發生的是對方會藉著跟你是好友關係,頻頻搶走你的注意力,不論是找你幫個忙、蹭個流量,還是到處說跟你很熟(我都遇過)。
所以現代人一點都不容易,尤其當你走上個人品牌經營(或稱網紅
、稱自媒體
)這條路。常常有人說要有足夠的「心理素質」才能當自媒體,這點我完全同意。
但到底怎樣才叫做「足夠」?心理素質又該怎麼訓練?我不敢說我有多強大的心理素質,雖然做人講求效率、直接,所以常常被人以為我能超脫情緒(難聽一點來說就是魯莽沒禮貌?),但我小小的內心還是很敏感的,只是比較善於把自己打碎,然後快速重組起來。
怎麼強化心理素質?理性的樂觀主義者
我在 2015 年從 Mark Zuckerberg 書單的第 19 本書 Matt Ridley 的《The Rational Optimist 》中得到了「理性樂觀主義者
」這個概念,從那之後以這個概念自稱,也時刻提醒自己,對未來要極度樂觀,但時常保持理性。
🥊 總結 / 行動思考題
- 專注在真正值得的人事物身上,封鎖那些不合適的人。
- 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我們現代人的人際關係相處模式正在改變。
- 理性的樂觀主義者,看到的是「可控」、「行動」和「創造」。
- 正面思考和負面思考都有其用途,怎麼運用其中對我們好?
※ 參考資料
-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暨演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在 1993 年提出了「鄧巴數」(Dunbar's number),以量化角度解構友誼。
鄧巴數
,也稱 150 定律,是指一個人能維持「緊密人際關係」的人數上限。這裡的人際關係是指當你在路上巧遇,可以約個咖啡、酒吧聊天起來不會尷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