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anus AI 實測指南:最直覺的 AI Agent?不只是聊天機器人?

經過兩個月深度使用 Manus AI,我發現這不只是 AI 聊天機器人。透過一次呼叫出多個 AI Agents,Manus 能自動完成從資料搜集、分析到網站部署的完整工作流程。不再需要複製貼上,不再為 AI 打工!本文分享 Manus 與 ChatGPT、Felo AI 的差異,以及我如何用它將想法一鍵部署成互動網站、自動製作簡報圖表。包含實際案例演示、工作流程優化技巧,以及讀者專屬積分優惠。如果你想突破傳統 AI 聊天工具的限制,想體驗真正的 AI 協作模式,Manus 值得你試試。

📌目錄

💬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之前邀請碼難求(曾炒至 30 萬元台幣)的 Manus,終於全面開放給大家使用,是時候來分享這神器了。

🎉 如果你是 Manus 老用戶直接使用兌換碼(RAYMOND),能獲得 1000 積分(Credit)

📍 還未註冊?透過此連結註冊後再進行兌換,一共能獲得 2000 積分

經過這兩個月的深度使用,我真實感受到 AI Agents 帶來的工作革命。從內容創作、數據分析到快速網頁小工具開發部署,讓 AI 不只是一個聊天機器人,真正進入「協作模式」,會自己幫我爬網站、製作互動式網頁。

Manus 就像是一個 24 小時待命的全能工作者。你在睡覺,它還在幫你撰寫報告、處理數據分析。


Manus AI 是什麼?一分鐘看懂核心能力差異

讓我用最新的功能 Wide Research 來快速展示一下 Manus 跟一般 AI 的差異:

  1. 對比分析 100 款運動鞋&製作成可互動式的網頁:Manus 會首先並行呼叫 100 個 AI Agent,自動上網去抓 100 雙每個負責一款產品,獨立抓取分析、彙總資訊(功能、定價、設計風格到銷量)。然後,這批結果被自動彙總成 網頁工具,讓用戶可以自行篩選出要的資料。
  2. 同時探索 50 種視覺風格,並自動生成匹配風格的完整海報:一樣是呼叫一堆 AI 代理人,在幾分鐘內,讓用戶可以組合、挑出成品。

一般的 AI 工具通常是對話,但 Manus 更多是「交付工作」,讓 AI Agent 幫你完成。使用者只需把任務講清楚,輕鬆處理原本需要耗費數小時、動用數百個資料來源的複雜任務。

Wide Research:多個 AI Agents 同時執行&彙總&製作網頁


大部分的 AI 工具:你成了搬運人

說實話,剛開始用 Manus 的時候,我心裡是有點懷疑的。

又一個 AI 工具?市面上已經這麼多了,真的需要再多一個嗎?但用了兩個月後,我發現自己錯了。Manus 不是在做「更好的 ChatGPT」,而是在解決一個我們都習以為常、卻很荒謬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要為 AI 打工?

你想想,我們花時間學會怎麼跟 AI 對話,學會下指令,然後把它給的答案複製貼上到真正的工作環境裡。這不就是在當 AI 的助理嗎?我們變成了中間人,在 AI 和實際工作之間搬運資訊:

  • 我:「請幫我寫一份 3,000 字,關於 OOO 市場分析的報告」
  • ChatGPT:「根據你的資料,我分析如下…」
  • 我:(複製內容到工作報告中)「請再幫我製作相關圖表」
  • ChatGPT:「我無法直接製作,但可以提供數據…」(或經常有幻覺說要幫你直接製作成 Canva 模版 😅)

這種場景經常出現,對吧?需要一直聊天互動,才能得到想要的成果。

對比之下,當我把一個想法丟給 Manus,它不只給我建議,還能直接幫我做出來 ⬇️


📍 Manus AI 的工作模式

  • :「請幫我做一份 3,000 字台灣電商市場分析報告。」
  • Manus AI:「好的,我會上網搜尋最新市場數據、分析競爭對手、製作圖表並生成報告,預計 30 分鐘內完成。」
  • 去喝咖啡,逛其他網站,再回來 —— Manus AI:「報告完成!已包含一份簡報和 Excel 詳細數據表。」

從「聊天」到「主動執行」

Manus 是一款通用型 AI 助手,能夠將想法轉化為行動:不僅僅是思考,更專注於成果。Manus 擅長處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類任務,在你休息的同時,確保一切順利完成。—— Manus 官網

Manus 不是只回傳建議或答案,而是「從任務目標到最終成果」全自動一條龍處理。

你只要告訴它需求,它就能自動幫你處理,而是提出需求後,它就能自己在背景執行。

根據官網的 Playbook,Manus 除了能做到互動網站、簡報、圖片、影片生成之外,還能做到:

  • GitHub 儲存庫部署工具:將創意專案一鍵部署成線上服務。
  • Chrome 擴充功能產生器:生成自訂的 Chrome 擴充外掛。
  • 草圖轉照片 & 攝影風格分析 & 室內設計:生成真實感照片、辨識攝影風格、預覽空間設計。
  • 事實查核工具:透過 AI 的事實查核和來源驗證,即時驗證真相。
  • AI 旅行規劃師、健身教練:涵蓋生活、旅遊、健康規劃自動化。
  • 3C 配件規格比較:自動比較分析商品規格或計算需求。

不只專精於視覺及內容型產出,更涵蓋「文件翻譯、商業分析、數據分析、生活與專業規劃、比價、通用計算」等不同場景小工具應用。


Manus 技術原理:多代理(Multi-Agent)架構

簡單來說,就是內建了多個專業的 AI 助理,這種架構讓 Manus 能同時處理複雜任務的不同面向。

能在收到需求後,自行拆解複雜任務、規劃細節,接著自動執行、再針對結果進行驗證與修正,為使用者節省超多時間。

擁有 Manus 就像一次擁有多個 AI 助理:

  • 搜尋小組:負責資料收集和網路研究
  • 分析小組:處理數據分析和邏輯推理
  • 創作小組:負責內容生成和視覺設計
  • 開發小組:處理程式編寫和技術實作
  • 統籌小組:協調各組工作,確保任務順利完成

雖然 Manus 功能強大,但學習曲線比想像中平緩,使用上不困難。

關鍵是如何「提出正確需求1,不是說「幫我寫文章」這種模糊的目標,而是有背景脈絡、約束條件的任務指令:「請為我的目標讀者寫一篇解決 OOO 的文章,風格要親切易懂,長度 2,000 字,並包含實際案例」。

🎁 想開始使用 Manus AI?雷蒙三十讀者限定積分

  • 如果你是 Manus 老用戶直接使用這連結和兌換碼(RAYMOND),能獲得 1000 積分(Credit)
  • 如果還未註冊,可透過此連結註冊後再進行兌換,一共能獲得 2000 積分。
  • 因為 Manus 是 AI 工具的第三階段(Agents 模式),所以使用的算力比起一般聊天高上許多,因此按量付費是合理也蠻聰明的做法,你可以先使用這些積分試用看看,如果有找到剛需,未來再付費升級即可。

實測 Manus AI 工作流

接下來,與你分享我怎麼使用 Manus,有哪些主要工作流?希望對你有啟發 ⬇️

應用案例一:將想法一鍵部署成互動網站

我直接​將前陣子與《電扶梯走左邊》 Jacky 的訪談逐字稿內容,生成可互動的網頁。

🔗 點擊觀看 Manus 回放影片


應用案例二:將內容重製,或設計成圖表或投影片

我最近都在閉關備課、寫八月即將開課的《超級個體工作術》文稿,需要把自己 7 年來從 Lifehacker 之路(追求工作生產力)到超級個體(怎麼把自己變成產品)的過程跟大家分享!

​不只是把自己的經驗、故事和實踐方法都倒出來,還要爬梳過去寫過的上百篇文章,改寫成好懂、能上手的操作方法,並找「更多實用案例」。

以往文章寫好後,我希望有圖表輔助就需要再透過 Keynote 製作,可能就耗費我 1-2 個小時,雖然現在有類似 Napkin AI2 的網站,但是需要再開別的網頁工具,重新提需求。

可是在 Manus 裡面,你可以提出一個需求,它就能幫你潤飾文稿、製作圖表,或是投影片一次完成 ✅

使用 Manus 最大的改變是,以前我寫一篇深度文章需要 6-8 小時,包含搜尋資料、製作圖表、校對修改……等等。

但現在我只需不到 1 小時,就能有一篇 70 分的初稿,接著再花 1-2 小時潤飾、調整,時間整個被釋放,可以投入在更有價值的「策略思考」上。

而且我原以為 AI 編輯出來的內容會很制式化,但實際使用後發現,Manus 輸出品質經常超出預期。

因為它有記憶能力(知識庫),還能整合網路上最新的資訊(瀏覽外部網站),補足我可能忽略的觀點。

還有,我每週發送《雷蒙週報》給 20,000+ 訂閱者,但這些內容往往只能在電子報中出現一次,實在可惜。

所以,現在我會不定期將電子報內容丟給 Manus,請它將內容轉換成社群圖卡、貼文,藉此增加社群活躍度與能見度,擴散外圈。

你可以直接點擊連結直接看我的案例:將一則電子報內容,再製成社群貼文

💡 Manus 有各種不同玩法,想了解更多應用案例,點此查看 Manus 的使用者精彩案例庫

與 Felo AI、ChatGPT 的不同?

大部分知識記憶儲存在 ChatGPT&Notion AI、搜尋用 Felo,寫程式碼、MCP、做小工具用 Windsurf & Cursor,各需求似乎都有 AI 員工來幫忙我的局面下,這位新進員工 Manus 還有什麼出場空間嗎?

先說結論:Manus 可能是目前「最低門檻」的 AI Agent

  • Manus:最大特點是多代理架構、流程自動化,可處理複雜任務並產出完整成果,適合進階知識工作與技術者。
  • Felo AI:主打多語言即時 AI 搜尋、心智圖與簡報生成,學術研究整合度高,適合需要多語言知識和資料整理的用戶。
  • ChatGPT:最瞭解自己,適合 AI 入門用戶、寫作與腦力激盪需求。

ChatGPT 目前贏在記憶功能,它最懂我,所以我要討論沒有正確答案的策略或觀點、靈感,它依然是最好的導師。

但如果要完成「特定具體成果的複雜任務」,Manus 做得更好,完全能取代外包網站上的小助理,還不需時時監督!


總結

當然,Manus 也不是萬能的。通常它生成的內容還是需要我調整(這邊看我跟 AI 寫作協作的原則),但關鍵是,它讓我從「AI 的搬運工」變成了「AI 的合作夥伴」。

讓我更能專注在策略思考和創意發想,它負責執行和產出。

這種分工,才是我認為 AI 時代應該有的樣子。

畢竟大多數人,對於變成更好的 Prompt 工程師沒概念,也沒想法,我們怎麼更低門檻的,讓更多人更好的運用上聰明的 AI?或許能幫助更多人開始去思考,這個任務的目的?要解決什麼問題?要傳達什麼價值?

當每個人都有一個 24 小時不休息的數位助理時,個人生產力絕對能獲得指數級的提升。(尤其 Manus 的 Playbook 和 YouTube 頻道 裡的案例真的整理的很棒,很適合花時間好好去研究、實作)

創業的門檻也會大幅降低,因為你不再需要龐大的團隊就能完成複雜的專案,越來越多人一人公司出現。

就像我在與 Jacky 的訪談裡說到的:

AI 時代已經告訴我們:「新經濟的單位,不是企業,而是個體。

我是樂觀科技主義者2,AI 進步很快也很強大,它們能處理重複性、技術性的工作,但它仍然是工具。

如何創造價值、釋放我們的時間,才是我們需要思考和決定的問題,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心態,同時也要保有批判性思考。


延伸閱讀&內容註腳

  1. 不要讓 AI 猜你的需求,而是自己將你腦袋中的想法和需求轉譯成「文本」,讓 AI 能透過文字理解你的想法。 ↩︎
  2. 我認為,技術的進步是為了讓人類生活得更好,而不是取代人類。 ↩︎

分享按鈕

關於作者

留言回應

訂閱
接收通知
guest
0 留言
最新的留言
最舊的留言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領取高效生產力的秘訣!

Free 免費 NT$ ?????
免費入門課&電子書&精華文章一次帶走
  • 聰明工作者的 10 堂體驗課
  • 現代人必備的 25+ 款數位工具
……更多你需要的現代人精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