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為什麼我們需要一所自由的大學?誰語爭鋒提案演說|隨筆後記

誰語爭鋒 提案 侯智薰 自由大學
《誰語爭鋒》提案的演說內容「一所自由的大學」的事後記錄。這三分鐘以外,沒說到的故事、學習、演說的文字稿與影片。實驗教育與我的關係?辦學計劃目前的狀況?最後,如果你對這個自由大學的項目有興趣,你可以怎麼支持、參與進來?

📌目錄

誰語爭鋒 提案 侯智薰 自由大學

上週六(5/1),我在《誰語爭鋒》的提案主題的演說內容「一所自由的大學」上線了,想用一篇(長)文,把這三分鐘以外,沒說到的故事、學習和想法,隨筆記錄下。

我會把演說的文字稿和影片放在最後,先說一下為什麼我會想要「提這個案」背後的故事,以及這個真實計劃目前的狀況?再分享我準備這次文稿的學習點,怎麼在三分鐘內濃縮這麼大的項目?最後,如果你對這個項目有興趣,你可以怎麼支持、參與進來?

「教育」到底與我何關?

我的求學歷程非常平凡,22 歲前都是在傳統的體制內教育長大。

從小也一樣被長輩們灌輸說「要有好出路,要先把書念好、考好大學。」

沒錯,我當時就是「天真地」相信了這套說法,以為要快樂、要能獨立,就是把書讀好,考進好大學,最終也很幸運進入了成大化工系。

然而,進入大學後,因為家裡發生了變化,我要自己負責學費和生活費。頓時,我的時間和精力除了要應付學校課業,還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技能,到市場上換取能生存的報酬。

因為要播出一大塊時間去顧及我的生存壓力,我開始發現在學校裡學的知識,大多都是「為了考試」、「為了學歷」,為了那四年後的「好公司」。

但這些社會上所定義的成功目標,是我真的要追尋的嗎?

插圖1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Road-Not-Taken》

原來我除了「默認的出路」,還有其他的選擇。

即便系上教授在上課時,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學這些東西就是為了進入台積電,為優渥生活做的準備,但我對於台積電工程師的生活並不感興趣。我開始對系上所規定的學習地圖(你只能修哪些課才承認,更別說工學院的課表根本很難排進其他課)越來越排斥,因為這跟我當下的生存,未來的理想生活實在有所差距。

所以,我開始運用網路在自學一些學校沒有教的事,逐漸養成了自學的習慣,也開始寫部落格,把我的學習經驗在網路上分享。

後來,因為化工系的課業太重,自由可運用的時間太少,我很難顧及課外學習和生存(當時是去講課、接案),所以我轉到了工業資訊管理學系。

本以為管理跟資訊應該都是我能即刻用上的技能,結果發現系上老師所教授的,都是上個時代的方法(例如寫網頁用 Dreamweaver)。但至少在工資管,我有比較多的自學時間去學習我想所的知識和技能,但我還是需要配合系上規定,一週至少有 20 小時在應付那些我沒興趣的課,就連我現在都不記得當時到底學了啥,只知道當時的目的就是期中考 60 分就好,把其餘時間都專注在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上——當時在一家韓商做遠距工作者,自己也開了一堂線上課程,以及當自由講師。

我在大學時期,也做過不少體制外教育的計劃,例如:

  1. 引入城市浪人,發起第一屆的台南城市浪人挑戰賽,讓學生以遊戲化的方式認識城市文化。
  2. 舉辦共創時代,南區最大的創新聚會,超過 30 個新創團隊參與。
  3. 創辦 N次坊,推廣自學,協助學生成為學生講者,分享所學。

當時會發起這些計劃,都是因為認為現有的體制內教育無法滿足我的需求,而我就是個魯莽的人,既然沒人做,那我就來試試看。

在我 18~22 歲的四年大學生活裡,我一直覺得我是被現存的教育系統給淘汰、不需要的人。

成大不分系的誕生:把「孤島」連結起來

一直到我大四那年,成大推出了第一屆「真正的」不分系(Cross College Elite Program),像是一個網子,把四處漂泊的那個我,給接住了。

透過實踐的過程,我認識了一群有意識的學生和夥伴,也漸漸知道原來不只有我需要,也有一群人需要不一樣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自主權解放出來,讓他們看見不一樣的可能性,不只是待在教室裡。

不分系、實驗教育的推動者們,讓每一個自學者不再是一座孤島。

關於成大不分系,要說起來可能又要個 3000 字,所以我放幾篇文章做為延伸閱讀:

  1. 成為自己的特級廚師:談我眼中的「成大不分系」教育實驗
    這篇是我 2017 年,在成大不分系成立不到半年,我在臉書上直播的逐字稿。分享我在不分系裡當白老鼠的心得、回應各方問題,並和大家分享我眼中的成大不分系。
  2. 成功大學不分系第一屆畢業典禮致詞《讓我重新相信教育的三次成長關卡》
    這篇是我 2019 年畢業時的畢業致詞,講述了我六年的大學時光,以及為什麼我重新相信了教育。

一所自由大學很難,但不代表不值得做。

身為一個大把青春歲月被傳統體制填鴨教育給偷走的人,我一直很希望台灣的學生能有更多不一樣的學習選擇。

這不是否定現在的所有體制內大學,體制內有它的優勢和好,尤其當現在社會有部分職業還是「靠證照、學歷」為主的,例如:醫師、律師、會計師。然而,有越來越多職業,不是靠你那張學歷,或者說是你父母幫你繳的學費收據,而是你的專業和因應高度不確定性的反標準化能力。

為什麼我們迫切需要一所去標準化的大學?

「到底 21 世紀的大學應該要有的樣子是什麼?」

現在有越來越多組織正在嘗試不一樣的學習系統,可以供參考:國外有密涅瓦大學(Minerva School)、北京有十一學校,台灣則是有各種逐漸成系統的學習型社群,例如:商業思維學院KK魔法學院

你有想過為什麼「學用落差」會越來越嚴重嗎?因為現代社會是以指數型的速率在演化。

打個比方:你如果把中世紀(西元 1000 年)的人往前丟 100 年,他可能不會有什麼感覺;但如果你把 1920 年的人帶來現代,那他一定嚇死。不管是網路、電腦、手機、甚至是你現在看的電視節目。但現在大學裡的必修課表,依然是教授們 50 幾年前到美國唸書的那一套。台灣教育的重點依然放在學術研究導向、製造業的技術人才和標準答案,這跟現在全球需要的創新型問題解決人才的差異實在太大。

馬雲說過:「工業時代是知識驅動,是知識差的競爭;數據時代是智慧驅動,是創造力的競爭,是獨立思考的競爭。工業時代的教育講究標準化、規模化,現在的教育必須講究個性化、特色化。」

這時代的學生不是沒有學習動機,只是不想被知識「填鴨」,因為網路就是隨手可得的圖書館;他們需要的是針對自己有興趣的議題、想解決的問題去學習,在實作的過程中獲得反饋與動機,去補足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怎麼在三分鐘內濃縮這麼大的提案項目?

當我知道我參與的《誰語爭鋒》節目,當週的主題是「提案」時,我就跟 Amanda 老師說,我想要講這個「自由大學」的提案,因為這提案是我之前訪談過的羊正鈺,這幾年在默默努力的項目,也是我認為這社會需要有更多人知道的項目。

雖然老師一度拒絕我講這個題目,認為這麼大的項目幾乎不可能在三分鐘講明白,而且概念和作法太超前,很難讓習慣傳統教育的一般大眾理解,但我還是堅決跟老師「吵架」(直接的溝通,節目上的說法是吵架 XD 可以看我賽後訪問),最後把講稿來回刪改了數十遍,直到錄影的前一天才寫出了上台的版本,謝謝老師陪我們奮鬥到半夜 1 點。

最後我們的作法是:

  1. 第一段講故事(為什麼跟我有關?)
  2. 第二段講動機 → 提案(目前社會的問題 → 我想做什麼)
  3. 第三段,講這所學校的三個特色和作法
  4. 最後一段 Call to Action,回扣首段,以及為什麼你能怎麼參與這改變教育的行動?

即便這個辦學計劃要講完整,絕對可以講個不下 30 分鐘,但是對我來說,我認為「提案的目的」應是,引起對方的興趣,想進一步聊聊,而不是我一個人在那邊全部講完。

所以我和劉宥彤老師從 10 幾個點中,挑出了最有代表性的 3 個點來說,把內容塞到了 760 字(我平時練習 3:30 是 750 字)。

這次的演說,我前前後後練習超過不下 50 遍,但上台時還是很緊張,總覺得那個舞台對我有種神奇的排斥感哈哈哈…直接把內容搬上來:


演講文字稿:我們需要一所「自由」的大學

點擊查看|三分鐘演講稿全文

邀請你去此影片按讚,留言 → 讓每一個自學者不再是一座孤島。

後記

關於分數:意料之中的低

這次的上台,如果就「比賽的結果」來看,分數拿的超低(62.2 / 90),對比本場最高是(76.4 / 90),我算是倒數幾名的低,但這並不意外;如果就「內容的表達」,我覺得我是挺滿意的,至少把我想要講的話算是完整的傳遞了。

※ 你可以看節目完整影片含講評,看看高分的講了什麼。(我是第七個上台,1:01:35 開始)

至於為什麼分數這麼低呢?其實這算在我的意料之中。

雖然「教育」看似大家都會接觸的議題,但絕大部分人還是更習慣傳統的體制內教育,畢竟「都這樣走過來了,而且我現在也沒過得太差阿?甚至還因為這份學歷,讓我在社會上混得還不錯。」

你過往靠這招可以混得不錯,不代表現在的年輕人也可以。

而且,我們人往往只有「身陷當下」,才會對這種「系統性問題有感」。

舉個例子,你今天洗澡時,覺得水量好小、熱水不熱,洗起來非常不舒服。於是在洗的過程,你不斷抱怨,告訴自己等等洗完後就去熱水器調整。不過當你洗完擦乾身體後,因為已不再痛苦,你就忘了熱水器這件事,直到下一次洗澡,又出現了一樣的狀況。

這種狀況還是你每天會發生的,影響的人也是你自己;教育則更慘,當你畢業後就再也不會發生在你身上,影響的是下一代人,不是你。因此,大多數人會認為:「教育的系統性問題,與我何關?」這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大部分人在離開學校後,還有共感、都認為要改變,那麼我們的教育就絕對不會只是現在這模樣。

關於教育:請多信任現在的年輕人

我還是要說,千萬別小看現在網路時代的潛力,他們能透過網路自行成長,不吃你那套硬塞的標準化教育。

傳統大學最引以為傲的「Structured」的知識系統,反而是最不具備反脆弱力的;現在有潛力的年輕人需要的是「Unstructured」的支持系統,例如學習社群、學長姐、導師、動態性的資源支援,但這些都是上一世代不習慣,也很難意識到的。

我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待這社會,就像我也是習慣用我講話的方式上這節目,所以特別地格格不入。

所以 Amanda 老師一直告訴我要試著走出習慣的圈子,思考再慢一些;講話不要太跳躍,把話說清楚,不要認為別人已經懂了——這些都是我來這個節目上的挑戰。

另外還有一個挑戰是「冷靜些,少回應,多學習」。

我一開始說,我認為提案的目的是「產生對話」。你聽完我的三分鐘後,你針對有興趣和疑問的部分,丟出你的問題,我也針對性回應。只可惜,這個節目可能出於某些考量,把很多對話給剪了,甚至在現場也大多是「評審對於你表達技術上的點評」,而不是「內容上的瞭解和對話」,所以我後來應對的方式,來這邊學習一些我自己學不到的技巧(術),但不同世代間的瞭解和對話(道),可能就要靠自己再多努力——這是我在這節目的第二大挑戰和學習。

(當然也可能只是為了節目效果)

關於後續:原來有這麼多夥伴在台灣各地默默努力著

節目播出後兩天,我收到一位也是為實驗教育體系努力的某校不分系學生的訊息,她告訴我他正在做的專題研究,跟我在節目上講的「自由大學」相似性非常高,希望能跟我深入聊聊。

CleanShot 2021 05 06 at 19.05.17

看來當初做這提案的目的算是成功了,所以我馬上把這同學轉介給小羊。因為他才是這個計劃的主要發起者,我只是他的傭兵哈。

因為我畢業後,就先跑出來用自己的方式在累積專業、驗證不一樣的學習模式,無論是 Podcast、內容訂閱、學習型社群、線上課程,或者雷蒙三十線上訓練營

以海賊王比喻好了,一艘海賊船,不能每一個人都是魯夫,那這艘船一定翻 XD,要有航海士、廚師、船醫、船匠……等不同的專業組合而成。所以我在用我的方式修練著,等到出場時機的那天到來用行動參與,小羊從媒體圈出來,進入體制內教育研究第一線學生和老師,並且連結各方實驗教育圈的資源,這也是他的專業累積。

明明只是想寫個隨筆,結果寫了太多了阿。

最後,希望這種新型態的教育系統能順利誕生,讓更多被現今教育忽略的孤島,能相互連結上,發揮他/她真正的潛力。

如果你對此計劃有興趣,歡迎聯繫羊正鈺

※ 附上我準備這則「自由大學」的參考資料:

  1. 談大學的 5 個價值:不只是一個「圖書館」—羊正鈺
  2. 當實驗教育走進大學,如何證明「我可以畢業了」?
  3. 2018 年,劉庭安成立的 Q School,理念跟型態跟我心目的理想大學非常接近,可惜現在沒有持續經營下去
  4. 一個台大新生的迷航記:原來不當「學生」這麼難
  5. 讓人失去自由的教育制度:「為學分所困」的學生與教授
  6. 政大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自學手冊
  7. 給你300萬,不要念大學!Peter Thiel 的獎學金制度


[mailerlite_form form_id=2]

分享按鈕

關於作者

留言回應

訂閱
接收通知
guest
0 留言
最新的留言
最舊的留言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領取高效生產力的秘訣!

Free 免費 NT$ ?????
免費入門課&電子書&精華文章一次帶走
  • 聰明工作者的 6 堂入門課
  • 現代人必備的 25+ 款數位工具
  • 每年複利成長的復盤技巧
……更多你需要的現代人精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