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為什麼我開始寫 Podcast 經營方法
2020 年 3 月,我和柚子開始了我們的 Podcast 播客內容實驗之路,到現在也快要八個月,這一路上算是用行動見證著台灣的 Podcast 復興。
這個感覺非常奇妙,很像 2017 年,我在 Medium 平台寫作的感受。
那一年,我從一個平台沒啥人注意,寫到一年內人們瘋狂湧入。
我也從一個每日瀏覽量不到 500 的邊緣人,到最高每日自然流量 5k,甚至成為 Medium 上中文作者 Top5(以追蹤數排名)。
只可惜地是,我沒有把當時寫作累積的觀察、方法和經驗,
系統化地分享出來,即便我到現在還是很愛寫作。
既然我已經打算,年底要推出自己的內容訂閱,目標客群是那些想經營個體,甚至成為數位遊牧、一人公司,或發展個人品牌的人們,那麼除了底層的生活黑客思維(註一)之外,擁有寫作和表達能力,我認為是必備的「三本柱」。
既然如此,我是不是要該把我在寫作、表達(Podcast)的知識和經驗產出,甚至變成一套產品呢?
為了不再遺憾,當然要。
所以我打算開始寫 Podcast 的系列的文章,這系列將分為七大元素:
- 背景局勢
- 節目定位
- 內容腳本
- 表達技巧
- 器材與前製作知識
- 後製作知識
- 節目行銷與經營
我曾說過,最好的斜槓是能將你的專業能力形成一個增強迴路,所以我的七大元素分享,會著重在:「內容腳本」、「表達技巧」、「節目行銷與經營」,三大部分,因為這三部分是最和寫作與產品思維相呼應的,其他部分我會簡單帶過。
好了,那我們進入正題吧。
Podcast 是什麼?怎麼開始的?
從詞的定義看,Podcast 是在 2004 年被收入英語字典,泛指「透過網路訂閱,能自動下載至數位播放工具的音頻內容」,是 iPod + Broadcast 混成詞;在中國大陸稱「播客」。
2006 到 2013 年間,人們的數位內容接收,主要來自刺激性、專注需求更高的影像(如:電視),聲音產業則相對沒落。
2014 年,美國《Serial》(調查型報導,非小說類故事)推出,成為史上最快破 500 萬次下載的節目,由於內容具有連續劇感,帶動許多聽眾開始「追劇」的身歷其境體驗,被認為是美國 Podcast 的起風點。
同年,中國大陸的羅振宇推出《羅輯思維》節目,為知識型的長影音節目,內容免費,就像目前常見的 YouTuber,走帶貨廣告業配的方式;2016 年,羅振宇推出得到App,開始主打付費音頻的知識學習服務,包含音頻課程與「聽書」的服務。
2019 年,被認為是台灣 Podcast 復興的起點。
晚點在來講為什麼復興,先講講跑在我們前面的地區是怎麼興起的。
美國與中國的播客發展差異
美國:「社會與文化」是美國 Podcast 中,最受歡迎的內容類型,其次是商業,喜劇,新聞與政治和健康。相對而言,美國消費者對 Podcast 的需求,延續了傳統廣播的領域(新聞與政治,以及更廣泛的文娛、健康等)。
中國:對於中國用戶而言,使用音頻的目的在於「專業學習所需、自身發展、提高經濟收入、增加知識面」等等,因為有清晰的目標要求,所以已經不是免費內容,而是以付費商品的方式存在在市場上。(註二)
台灣 Podcast 是什麼影響下開始起飛發展的?
剛剛說到,2019 年的下半年是台灣 Podcast 的復興起點,加上 2020 年初的疫情,使大家無法出門,加速了 Podcast 的進展,所以才有各大媒體稱為「Podcast 元年」。
但是,一個現象級的事件,絕對是個複雜的蝴蝶效應,很難整個剝開來分析。我們可以從「環境」(時空背景)出發,加上「需求面」與「供給面」去做簡單分析,缺一不可。
技術的進步,降低了收聽和製作的門檻
從整體環境來看,前者有網速提升,穩定度提升,應用 App 越來越好用,加上藍芽耳機,使得收聽門檻越來越低,也越方便;後者因為設備的獲得越來越容易且便宜,加上手機都能直接錄製,不用像 YouTube 一樣要有比較高端的設備,比拼特效和後製作。
然而,上述的技術不僅美國跟中國有阿,所以我認為關鍵是在「需求面」和「供給面」。
資訊過載和知識焦慮的雙重需求衍生
當現在各式各樣的產品、服務和內容都在搶你的眼球注意力的時候,我們已經陷入了一種注意力疲乏的狀況,開始需要把眼睛休息一下,用耳朵找回自己的想像世界——這是一種資訊過載所衍生的需求。
然而,光譜的另一端是由知識焦慮所衍生的需求。
因為我們無法一直看著手機等數位裝置,就像你在運動健身、做家事、洗澡,或者通勤的時候,但你又不想浪費任何一點空閒的時間可以學習專業知識,發展自身的話該怎麼辦?
沒錯,雖然你的手腳眼睛被佔據,但你的耳朵是閒著的。
比起去聽隨機的音樂和廣播來說,能主動挑選你要的音頻內容,來滿足你的空餘時間,這對於要求自己甚高的人,就是種很好的工具。
舉個實例來說,我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是在一家運動科技公司,同事在健身的時候,幾乎清一色都是在聽書或者聽課程,真的是把握每分每秒,我自己也是這類人群。
資本的進場,讓散戶看到機會
至於供給面,或者說資本面,台灣這一年也出了兩間相對著名的公司(Firstory & SoundOn)在這賽道上,加上國際巨頭 Spotify 與各大知名媒體的加入,這個市場有了資本的家持,所以進展會更快。
因為資本的不斷進場,各種跡象顯示,讓各種曾經錯過臉書粉專、YouTube、IG 的自媒體經營者,覺得不能再錯失機會,所以紛紛加入了這條賽道。
(但許多人沒有經營思維,所以死得也特別快,所以我才寫這系列文。)
至於幾乎什麼都慢一步的台灣(好聽一點是不急不躁 XD),這次在 Podcast 的風口裡會發展出什麼樣的特色、產品和生態呢?這是我很期待的,我會用行動持續支持著。
(最新消息:Firstory 在 20201021 完成種子輪融資,投資者包含 KKBOX、LINE 前總經理 Sting 和 INSIDE 創辦人 Lawrence 所共同經營的德豐管顧、大慶證券的 Jill。)
最後,還有一點我認為也很關鍵:
在社群媒體時代,Podcaster 告訴了大家,我有不露臉的選擇。
Podcast 跟傳統廣播差在哪?
傳統廣播是現場直播,無法快轉,隨時暫停;Podcast 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高自由度,你可以根據你現在的需求選擇你要的節目(知識、娛樂、新聞時事…等),還可以倍速播放與隨時暫停。
Podcast 跟 YouTube 差在哪?
YouTube 是個結合檔案上傳、訂閱和收看的綜合型影音平台;但台灣目前的 Podcast 生態是以 RSS 技術單向推送內容的機制(之後在詳細介紹),雖然目前主要的收聽平台依然是 Apple Podcast & Spotify,但觀眾能自由選擇播放平台收聽。
但自由度高的 Podcast 受限雖少,但生態的完整度和商業潛力就沒有 YouTube 這麼完善。
YouTube 因為內容檔案、頻道訂閱、觀看都在同一個平台上,所以可以提供非常詳細的行為數據和統計後台,並且針對這些行為數據,推薦影片給用戶,而不會像現在 Podcast 的排行榜大者恆大的馬太效應。
另外還有一個特色,Podcast 的平均完聽率普遍都超過 50%(註三);我自己的節目都有超過 80% 的完聽率,表示收聽雷蒙三十節目的用戶,有 80% 會全部聽完,這比起 YouTube 來說高上許多。
大概可以說明用戶收聽內容的沉浸度和忠誠/信任度較 YouTube 高。
開始 Podcast 節目,需要經歷哪些過程?
我認為就是我這系列文要講的七大元素:「瞭解局勢、需求分析、內容定位、設備器材、前製到後製、上傳行銷、經營節目」。
當然,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熱心朋友,提供著各種資訊,非常體現 Podcast 這種自由開源的氣質,我後續在文章內也會提及與分享前人們的內容,畢竟別人有做過的事情,我們沒太大必要一直重複。
不過,雖然瞭解資訊與工具,能夠讓你開始得快,但是擁有正確的經營方式,去分析你的聽眾需求和不斷地修正內容,才能讓你經營的久,或者知道怎麼樣設計停損點離開,不然又當一個只知道努力的砲灰,挺可惜的。
擁抱長期主義,不斷迭代你的內容產品,才能把 Podcast 變成你的一種資產,而非成本。
註一:生活黑客思維,把自己當作一間公司/產品經營的思維模式,懂得運用數位工具,不斷優化自己,升級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
註二:這邊有一份更完整的分析報告,為什麼生於美國為 Podcast,生於中國為知識付費?
註三:美國 Edison Research 2019 年的調查(調查 2018 年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