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前(2021.07)我寫過一篇我的工作桌面的配置(Desk Setup)《在家遠距、內容創作者的工作桌面配置》;經過半年後,我桌面上的產品有了一些重要的小更新,不過這次我直接把我在老舊公寓的小空間裡的 完全體桌面
拍了個影片來分享,或許透過實際的畫面,會比起只有文字圖片來得更有感受:
- 🚀 怎麼在老公寓小空間內打造出一天陪伴我超過 14 小時的桌面空間?
- 🤔 為什麼我不追求極簡和完美的桌面?
- ❓ 我打造自己桌面的思路和想法是?哪些對高效工作和健康的幫助最大?哪些坑想換?
未來我預計每一年都會製作一支影片跟你分享我的工作桌面,帶你認識我桌上的所有產品,以及它們是怎麼融入我的工作流,協助我工作更高效,升級生活品質。(2023 工作桌面影片介紹)
2020 – 2022 Desk Setup|工作桌面配置 進化史
🤫 先補充一些影片中沒講到的故事…
2020 年是我第一次使用站立工作,但我當時是用外掛式的升降工作台——在現有的桌子上在加上一個可以升降的台面(如左圖)。
這款是樂歌的站立工作台,我是在北京工作時,同事離職的時候,他覺得把這台太重(大約 30 公斤)不想帶走也沒處理,於是我就默默地收下了 🙈。結果,當我嘗試站立工作一陣子後,發現工作更有精神,容易專注,也比較不會腰酸背痛,於是我就愛上了工作一個小時,至少要站起來工作一下子的習慣,所以當我從北京回到台灣時,雖然這傢伙重達 30 公斤,我還是抱回來了。
不過因為桌上型外掛工作台的空間有限,隨著工作需求需要增加顯示器,這個小小的黑色桌面變得不敷使用,於是我直接購入電動升降桌,換上雙顯示器(右圖)。
加上從 2021 年開始,我離開職場成為完全的在家工作者,每天在電腦前超過 12 小時,需要不只高效、減少不必要的重複動作,還有健康,工作才能持久,所以把滑鼠鍵盤都換了:
2021 – 2022 的變化不大,之前的產品組合已經可以說是夠用,有把最高頻使用的產品,例如滑鼠鍵盤換成羅技的人體工學系列,工作桌換成 Funte 電動升降桌,也把椅子換成人體工學椅;這一年主要是更新「體驗上」的產品,例如耳機升級,螢幕掛燈更新,還有更多的是空間的利用。
所以有了洞洞板,把桌面上低頻使用的東西掛起來,需要的時候也能直接拿到。例如行動硬碟、線材、遊戲把手……等。
期待今年 Q3 智能工作宅和工作室完工後,就不只是工作桌面而已,而是一個完整的工作和生活空間,到時候再好好跟你呈現和開箱分享啦~ 👋🏼
為什麼我不追求極簡的桌面?影片逐字稿
好,在進入我的 Desk Setup Tour 與介紹這些設備之前,我想先和你分享一下,我為什麼需要打造一個適合又屬於自己的桌面?以及背後的思路。
老慣例,進入解決方案前要有個背景說明——我目前住在老舊的公寓裡,空間有限加上房子不是自己的,沒辦法隨意改造,不過我和我老婆都在家工作,除了睡覺洗澡之外,一天有 14 小時以上都在電腦工作桌前。不只是工作,就連我吃飯、閱讀都是在這個桌面上,我的一天可以說是與這桌面共生。所以,我應該為我們的健康和快樂考慮,而不只是效率。
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工作空間/桌面?
好了,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工作空間
」?
我們當然可以在 YouTube 上看別人的 Room Tour 做為參考,或者從 Pinterest 或者 Instagram 上獲得靈感,但最終你都會發現,好看的不一定好用,好用的,才最難。
我認為打造一個桌面,是為了讓自己能享受其中,好看是一個要素,但好用與健康才能讓你用得久。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來這麼多人投入打造自己的工作空間,因為這過程能讓自己更注重自己的生活狀態。既然我知道自己現在沒有辦法打造一個工作空間,但我至少可以從桌面開始。
Funte 電動升降桌
既然講工作桌面,最重要的就是電動升降桌,這絕對是我今年最值得也最划算的投資之一。
我用的是 Funte 的升降桌,由於家裡空間有限,我們是把客廳當成工作室。我們家一面牆剛好是 250 公分,所以選了兩張最小尺寸的長 120 公分, 深 80 公分的桌板,在 Funte 官網上你可以選擇更大的桌板,甚至客製化尺寸。這是我們當初換掉蝦皮買的桌子,自行組裝的影片:
我必須說,用過升降桌後,現在看所有固定的桌子,尤其是那種裝潢木作訂死的,一套好幾萬,又貴又傷害身體,根本是傳統時代的遺毒。
第一是隨著你長大 你一定會越來越不舒服,不能站就算了,連坐起來都特別的彆扭,第二是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高、手臂長都不一樣,升降桌可以以每 0.1 公分的精細程度去調整到最舒服的健康姿勢。現在的升降桌也大多有配有這種記憶的按鈕,我身高 178 公分,坐姿設定在 74.5 cm 只要按一下 1 就能夠回到坐姿的高度,按下 2 則是變成我最舒適的站立姿勢,109 公分。
另外 Funte 還有許多配件可以選擇,例如這個桌上延長線,還是桌下的集線槽。先說明,這支影片是我自己想拍沒有贊助商,不過因為我們智能工作宅的裝修需要購入更大的升降桌,我預計用上 180 公分長的,這樣可以讓我放更多東西,不會把全部的東西都塞在 120 公分的桌上,加上我的訂戶會員們也敲碗很久想購入升降桌,所以當我聯繫 Funte 之後,他們很熱心的給了我們一個 超優惠
的專屬折扣碼,我已經把它放在資訊欄,請你把握機會,為了你的健康還有舒適。
🎁 Funte 電動升降桌的長期九折優惠碼:raymond30
如果想購入台灣最好的升降桌,別錯過上面的資訊了。
移動工作主力機:MacBook Pro 14′ M1 Pro
因為我有移動辦公的需求,所以我的主力機是 2021 MacBook Pro 14′ 配置 M1 Pro 跟 32GB 記憶體,而不是 Mac mini,今年我終於把 Intel 處理器的「電暖器筆電」換成 M1 Pro,讓我在多工模式,甚至直播講課的時候不用再擔心燙手與卡頓,當然也是為了今年開始的影片創作,所以我這台的容量有 1TB。
雙螢幕系統,曲面 + 直立式
在家工作,我會把這台 MacBook 合起來外接兩個顯示器,一個是主顯示器 32 吋的 BenQ,以及一個 23 吋的 Dell。我把 Dell 轉為直立式顯示器,是為了讓我在閱讀或寫文章的時候都能有更好的體驗,平常我工作的時候,也可以做為行事曆與待辦清單的輔助畫面,提醒我這個時間塊要完成什麼事情,今天還有哪些任務要處理,以及什麼時候可以放鬆休息。
不過這兩個螢幕我目前都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第一是 BenQ 這台是 2K,但 Mac 對於 2K 螢幕不支援,所以要透過 Better Dummy 這個 APP 來建立一個虛擬的 4K 螢幕然後鏡像過來。不過這解決方案有個問題——我每次從休眠中打開視窗就需要重新佈局,所以我會用 Magnet 這款 App 透過快捷鍵來直接佈局多工視窗,再透過另一個 App LayAuto 來替某些特定的應用做自動佈局。第二是 Dell 這台是 1080p,現在看 1080 的螢幕都會覺得是不是眼睛又近視了,畫面很模糊。所以這兩台我下半年應該會換掉,歡迎 廠商來合作贊助 🙆🏻♂️
移動工作必備物:iPad
至於如果在直播講課的時候,平時隨身攜帶的 iPad 就是特別重要的第三螢幕了。Apple 系統在這幾年在跨裝置的無縫整合做得越來越好,我可以一鍵讓 iPad 變成我的第三螢幕,也可以拿我的 32 吋螢幕打遊戲。(嗶)我也非常期待即將推出的 Universal Control 通用控制,可以讓我的滑鼠跟鍵盤直接操控我的其他蘋果裝置,而不用刻意去按下鍵盤和滑鼠上的按鍵。
人體工學鍵盤滑鼠組
講到滑鼠跟鍵盤,我用的是羅技的 MX Master 3 和 Ergo K860,我不是機械鍵盤愛好者,覺得那樣的打字聲音真的太吵了,而且如果我直播講課還用機械鍵盤,線上的同學應該會被我吵死這樣太干擾。
唯一缺點是 Option App 請盡早更新阿~
關於我目前使用的滑鼠跟鍵盤的介紹,我有寫過一篇文章,我會放在留言處,裡面有方法可以簡單檢測你的手是不是生病了,我也成功讓老婆丟掉她的 Apple 巧控滑鼠,改用人體工學的 Master 3。現在我們倆個都是羅技全套。羅技的鍵盤滑鼠是我用過最好用的,還能自訂快捷鍵,像是我可以在鍵盤上快速切換桌面、展開所有視窗。
電腦工作者,請丟掉你的檯燈,換成螢幕掛燈
關於電腦工作者的健康,除了最長時間接觸的鍵盤滑鼠是最必須的,也是價錢最好入手的,再來就是燈光。關於電腦桌的燈光,我一律建議不要再用檯燈,要用螢幕掛燈。我的這台是 BenQ ScreenBar Halo,除了可以無線控制光的亮度與色溫之外,更重要的是非對稱照明,不讓光照到顯示器上造成反光,也不會直接直射眼睛引起不舒服,螢幕掛燈真正能做到桌面均勻照射 補光的產品,絕對是電腦工作者必備。
人體工學椅:Herman Miller Aeron 2.0
另外如果你預算夠,建議你買一支好一點的人體工學椅,我用的是 Herman Miller Aeron,這椅子確實貴,但坐過絕不會後悔。
我和我老婆現在一人一張,更多介紹我會建議去看先看評測的人體工學椅選購指南,40 多分鐘的影片更全面,我就不多說了。
視訊與麥克風:BRIO 4K + ATR2100x
前面有講到我會直播講課,我目前的視訊鏡頭是用羅技的 BRIO 4K,麥克風是用鐵三角的 ATR2100x,會選這支麥克風是因為支援 USB C 介面,又是動圈式的,畢竟我們老公寓在基隆,隔音沒這麼好,如果用電容式的會容易把雨聲全吃進去,降噪也都除不掉這非常的慘。不過我們有計劃下半年把 Podcast 節目重啟,到時候應該要換一組更好的麥克風。
專注工作神器:AirPods Max
雖然很多人說雨聲和白噪音會幫助自己專注,但我不是個喜歡下雨天的人,所以我通常會透過降噪耳機幫助我隔絕所有噪音,幫助我專注工作。我平時在家是用 AirPods Max,這台是贈品,我本來因為怕用久容易髒,想找人貼 2000 元換成黑色的,但找不到人跟我換,兩週後就決定自己開來用,發現降噪的能力跟音質都比我上一支 SONY WH4 還要好,對於我全蘋果裝置的相容跟切換也更直接,我再也不用去調整耳機的連接設定,它會自動判別我現在是用電腦,平版,還是手機。
至於外出我就會帶 AirPods Pro,我之後有計劃拍一支 EDC
(Every Day Carry),每日必帶的產品,也就是我的移動工作站,你可以先到我今年農曆年返鄉的一日記錄,看看我怎麼高效移動工作,裡頭也有介紹到一些產品。
至於我桌上的其他小配件,因為影片時長太長,我先用畫面帶過產品名或它的用途。如果你有興趣瞭解更多的話,歡迎底下留言給我,會讓我更有動力再拍一支影片分享。
我們都可以先從桌面開始,打造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空間 🚀
影片到了最後,希望這支影片有讓你也想打造屬於自己的專屬桌面。
傳統的工作模式,我們一早外出上班,一直到晚上才回家,所以把桌面當作一個平坦儲物空間,放書、文具還有日常用品,真正用上的時間很少。
到了現代,我們「生活」在桌面上的時間越來越長,有各種需求開始發生在這區域。在我小時候會用到桌面,可能只有 2 小時寫作業、看看書的時候,到現在我早上 3 個小時的閱讀時間、下午 4 個小時的備課、錄音或線上會議,還有晚上 4 小時的寫作、影音娛樂或者打遊戲,都是發生在這個區域。以前我們把桌面叫做 desk,現在則是我的 workspace 還有我的 lifespace。
這不只是我們數位工作者、內容創作者的專屬,在一個房價驚人的時代,桌面已經是我們在家裡最專屬、私密,也最享受的空間。我們很難去買一棟自己的房子來裝修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但我們都可以先從桌面開始,打造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空間。☺️
💡 2022 年,我正在使用的高效工作產品清單
- 桌子:Funte 電動升降桌(影片內有限時的專屬優惠碼,別錯過啦)
- 電腦:2021 MacBook Pro 14′ M1 Pro
- 主顯示器:BenQ EX3203R
- 直立顯示器:Dell P2319H
- 輔助螢幕/移動工作:iPad Pro 11′
- 鍵盤滑鼠:Ergo K860、MX Master 3
- 螢幕掛燈:BenQ ScreenBar Halo
- 椅子:Herman Miller Aeron 2.0 全功能
- 視訊鏡頭&麥克風:Logitech BRIO 4K&ATR2100x
- 降噪耳機:AirPods Max、AirPods Pro
- 音箱:HomePod
- 腳踏墊:Aidata FR006
- 運動相機:DJI Acti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