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紀錄為什麼到 Twitter 使用一週的觀察體驗,也分享我對 Meta 最新推出的 Threads 的看法,為什麼我對目前的 Threads 並不樂觀?現階段只是新鮮感與大網紅的遊樂場?最後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告訴你「怎麼選擇自己適合的社交媒體(圈子)?」
身為 Facebook 的重度使用者,在臉書上分享自己的故事、生活觀察已經十年,至今已經累積沒什麼用的 1.8 萬追蹤者;臉書曾是我生活的重心,是我記錄生活和小思考地方,但這一年發現臉書動態牆上的內容越來越「無趣」——當我離開一段時間再打開臉書,會看到一樣的內容在牆上。最嘔的是,你沒興趣的內容還一直出現。
於是,上週我開始加入 Twitter,試試看被 Productivitiy 和 AI 領域的朋友說「比臉書更好」的推特,到底特點在哪?畢竟工具就是要使用才會有感受,才會知道對生活帶來怎麼樣的影響。
這個 Tweet 記錄了 6 點,我使用 Twitter 一週的觀察體驗——為什麼推特是個更好的「領域內容、新知資訊的 Media」,而不是個社交平台?
結果這幾天 Meta 的 Threads 上線,造成一波旋風,看到許多人在討論:
- 這產品會不會取代 Twitter?
- 會不會成為台灣未來的主流社群媒體平台?
- 是不是要趕快踏入經營佈局?
老慣例,結論先行,我的看法是:
以目前的機制,不會取代 Twitter。雖然是用相似的內容優先的演算法,你會大量看到沒追蹤但系統認為你可能有興趣的內容,但因為「起點」與本質不同;我也認為 Threads 不會成為台灣未來的主流社群媒體平台之一,甚至可能不久就會陣亡。
認知誤區:社群、媒體是兩個需求,要分開看
我們將 Social Media 直翻為社群媒體,所以容易認為「社交跟媒體
」是要同時發生的,在我們只有臉書的時代確實是如此,但現在的趨勢是將這兩者分開。
為什麼?首先要認知到我們人大多「臉皮薄」,加了「好友」就不太敢去 unfriend
。
於是隨著我們在社群媒體上的好友越來越多,能看到你的個人主頁和動態的人,不只是身旁朋友,還有家人、同事,甚至老闆,我們原本那種「想發什麼就發」的心情,已經被層層受限,開始會擔心「這個發言會不會被人誤會、做文章?」、「這抱怨是不是不該讓老闆看到?」、「如果以後被別人看到我有分享這個會不會不好?」……等,於是我們開始渴望拿回自己的網路空間,所以越來越多人會選擇開小帳,畢竟有些話還是只能對自己信任的朋友說。
但另一方面,我們還是有職業發展和專業需求,所以會需要一個有效率的管道能獲取「同領域的新知資訊」,可能也會需要「刻意經營」一個公開的社群媒體個人帳號,讓新認識我的人知道我的專業領域,在數位足跡上給人留下好印象。
所以這幾年的 Social Media 越來越分眾。每個社群平台的基本定位越來越明顯,在 Instagram(後稱 IG) 出現之前, Facebook(後稱 FB)能讓我們得知親友近況、獲取新知,以及追蹤有興趣的人事物,但 IG 出現後,有越來越多人離開 FB 跑去 IG 上經營自己的安全小空間(因為 FB 的朋友很難刪除 😆),加上 IG 以「追蹤」一詞取代「好友」,社交的壓力變得更小,還能設定「同意追蹤」才能看到主頁內容&限動的特性,滿足了「人們需要安全的環境」的需求。
至於領域的新知、專業內容的媒體需求,則透過這幾年以抖音&TikTok 還有我上週實際體驗的 Twitter 來說,這些平台幾乎不需要用戶建立社交網路,就可以「依照興趣」推薦內容的演算法。也就是說,只要你有特定想要關注的內容領域,你就能讓這些平台變成你想要的內容來源工具。
為什麼我目前不看好 Threads?
Threads 超越 ChatGPT 成為用戶量最快的應用,24 小時超過 3000 萬人註冊。
很多人說這是因為 Threads「冷啟動的用戶來源」做得很好,綁定了 IG。我也認同這是快速增長的好策略,但也可能是未來長遠經營的慢性毒藥。怎麼說?
- Threads 的特性是「內容優先」的演算法,能讓你在首頁動態牆上看到「你未追蹤,但系統認為你會感興趣」的貼文。然而,因為綁定了 IG 來創建帳號,所以自然而來把你原本的朋友都帶進來,使得系統也會推薦「你朋友關注的那些帳號」。我體驗的這兩天,Threads 牆上都是滿滿的大網紅,而且這些幾乎都不是我有興趣的人。
- 舉個實例,當你原本的朋友圈跟你關注的領域很不同,例如你身邊有許多對政治議題非常狂熱的朋友,那你的 Threads 大概率就會出現一堆政治人物,但你完全對政治議題不敢興趣,所以版面特尷尬,完全沒有實現「內容優先」演算法的特色優勢。這個尷尬的主因正來自於 Threads 綁定了 IG,而且當你想刪除帳號會連同你的 IG 一起刪除,這點十分流氓了。
- 即便你是新建帳號,你的首頁一樣也會滿滿的大網紅,因為系統沒有你足夠多的行為數據,只好推給你「追蹤數高」的人,加上目前 Threads 沒有像 Twitter 一樣有主題標籤可以直接搜尋
Productivity
、Notion
、數位工具
,這種關鍵字,所以幾乎沒有方法能找到關注同領域的個人和創作者,目前的演算法不太利於素人,反而是換個平台追蹤偶像,像極了幾年前的 Clubhouse,大者恆大。 - 當你主打「內容優先」的演算法,但你的底層依然是「好友 – 好友」的連結取向,注定會在現代人的網路習慣裡成為一個四不像,然後一陣歡愉、失去新鮮感後,就會很難吸引大家持續關注;另外新用戶也會發現 Threads 並不像 TikTok、抖音這種能讓素人也能接觸大量陌生用戶的累積回報,也會離去。
- 加上聽到一些朋友測試,雖然 Threads 比起 IG 能在文中貼連結,但如果附上連結,觸及直接大降,幾乎不會推出去,比起 IG 限動附連結還慘更多。
- 最後,社群平台是需要「文化積累」的,Threads 並不是 ChatGPT 這種功能、需求相對明確的工具類產品,需要透過前期的使用者和特定功能來引導並強化這個產品的特色、風格和圈子文化,而 Threads 卻選擇綁定 IG,讓用戶成長數創下記錄,但同時也讓自己沒有太多機會去透過功能迭代來塑造文化,然後大概率就會壞掉了。
當然,現在只是 Threads 的超早期,如果 Meta 能下出什麼驚人的棋,或許能在商業模式和社群網路上帶來新的變革和可能,但以目前我的主觀體感和觀察來說,我對 Threads 的發展是悲觀的 😆
—
💡 不過如果你是小有累積的 IG 經營者,目前轉過去 Threads 經營確實會有不少紅利跟效果,可以把握,但如果你只是一般人,想利用平台的推薦算法的話,就不太推薦了,反而可以去 Tiktok、Reels、YT 可能都會更好。
怎麼選擇自己適合的社交媒體(圈子)
我認為我們對於社交&媒體的分眾需求和體驗是無法回頭的,這也是為什麼臉書越來越難用,當你發現有地方能讓你更有歸屬感、讓你的發言和分享更有安全感的時候,你就不會回去那一個發個動態也要瞻前顧後的地方;當你發現有地方能讓你更專注獲得需要的內容資訊時,你也不會回到一個吵雜雜訊極高的地方——就像吃過好拉麵 🍜,就回不去了。
基於我這一週使用 Twitter 的經驗,我會繼續把 Twitter 當作我獲取特定領域新知和資訊的地方,甚至可以說當成一種「閱讀器」,因為當我每一次重新打開推特,它會自動從我上次離開的地方繼續開始,讓我知道離開的這段時間,我追蹤的人、相關領域的人,發了什麼新內容。而且在 Twitter 的社交屬性極低,特別像我在 Telegram 上追蹤的一些頻道,我是因為它們的內容對我有用,所以我追蹤,但我並沒有想花費我的社交能量在上面。
同時,這也能把讓我們更專注。打開閱讀器的時候,切換自己進入工作模式,專注在記錄、挖掘更多有價值資訊;打開社交平台時,就認真去關心你在乎的人,看看身邊的家人、朋友最近在幹嘛,然後給予回應。
媒體需求,讓我們挖掘深度、沉澱認知;
社交需求,讓我們拓寬廣度,強化關係。
在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裡,「怎麼有效保護自己的社交能量、專注力」是每一個人的課題,而將社交平台和媒體工具分開,我認為是一種好策略,在你關注的領域上持續挖掘深度,也透過你信任的朋友帶你拓寬廣度,而不會陷入同溫層的信息繭房(Information Cocoons)。
💬 最後,分享一些延伸閱讀,關於 Threads 還不錯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