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content

S01E16:怎麼提出加班費的要求?當工作與生活越來越模糊時…

怎麼提出加班費的要求?當工作與生活越來越模糊時
你今天又加班了嗎?越來越多的工作和生活狀態難以區隔時,例如遠程在家工作,我們該怎麼看待加班費呢?原來「班」是種體力勞動的計算單位?薪水是種信任,獎金才是我們該提的加班費。我是怎麼和公司老闆提我的加班和工作績效獎金的?

📌目錄

加班費不是用報(告)的(report),
而是用提(案)的(propose)。
為什麼?

你今天又加班了嗎?

你好,這是雷蒙三十 EP16,也是我們一個月後的迭代更新版本(點這邊瞭解我們一個月來,在音頻節目上的反思和調整),請你一定要聽聽音頻,相信能發現不同之處,除了明顯的音樂和音效,還有內容編排的重新設計。

好的,回到主題,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加班」。

不曉得你今天加班了嗎?
或者說,你覺得什麼時候算是真正的下班?

加班是一個挺敏感的話題。

尤其在現在很多人在家辦公,真的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嗎?我們可以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常常抱怨天天在加班卻沒拿到加班費,所以有很多職場文章,針對了這個需求,寫了「如何與老闆提加班費」或者「怎麼做好時間管理」……等等。不過,我今天想從另一個角度,跟你聊聊「加班」這回事。

沒有下班,就沒有加班(?)

我做過 2 年的自由職業者,那時候的我,要自己負責產品(也就是我自己本身,或者說「內容」)、用戶、業務和財務,可以算是一人公司了。但說真的,那時候的我,從來沒想過「加班」這件事,因為我幾乎無時無刻都算是在「上班」。

你可能會覺得怎麼可能?瘋了吧?

請冷靜,別激動,也別離開!讓我舉個例子。

那時候我的產品,就是我的個人品牌,商品則是諮詢服務、演講課程和內容寫作,而在網路的工作裡,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屬於「腦力勞動」

啥是腦力勞動呢?最直白的判斷點就是,持續去做這件事,累的是你的腦、你的心情,而不是你的肌肉。

為什麼腦力勞動,不太會有「下班的狀態」呢?

我常常會在讀書和閱讀的時候,發現了個有趣的點子可以運用在工作上,然後就會切換到工作狀態,把剛新吸收的資訊,融入到我的工作上。例如:寫則動態,或者一篇文章,又或是直接用來改善工作流程。你會認為這時候的我,是在休閒喝咖啡讀本書,還是在工作呢?


「班」的單位,來自工業時代,計算投入和產出

「班」的概念,是來自工業時代的一種計算方法,只不過到了現在網路時代,居然還有很多公司沿用至今,尤其台灣的法律上還要求公司要有打卡紀錄……真的有一點跟不上環境的變化。

上班打卡的英文也可以是:"punch in"(或 clock in)

簡單來說,「班」是體力勞動的計算方法,如果你的工作主要是基於體力勞動的,那麼老闆會用「班」這單位來計算,為了要讓你達到多少產出,公司需要規劃多少資源給你?

在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也曾經在工地搬運過水泥,這就屬於純體力勞動。監工就要計算出,如果有 1000 袋水泥要在 1 小時內搬運完成,需要多少人?每個人負責搬幾個?

體力勞動的工作,因為比較容易算出投入產出比,所以可以根據「班」來配給資源,這資源直白點就是薪水(和時間)。

加班費:超出標準目標,需要多配給的資源

工業時代的生產線也是如此,如果今天有個零件廠,突然收到平常的 10 倍量訂單,那麼這時候老闆就需要安排員工加班,並額外給予計算後的資源,無論是人力還是薪資,不然員工一定會累死或氣死,這就是加班費的來源。

只不過,現在我們絕大部分的工作,是屬於腦力勞動更多的工作,所以「班」的概念已經很難運用在這樣的工作型態了。

怎麼說呢?

怎麼計算腦力勞動的加班費?

我曾經請過助理,當時稱為「影子實習生」,除了在我身邊類似助理的角色,幫助我處理我的日常工作之外,我也會帶著他們去接觸一些特定朋友,產生連結,或者提供資源跟我一起學習。

有一次,我請一位助理重新升級我的客戶資料庫系統,我先給了她一個日期做為期限,跟她討論這個日期她能不能接受。

我當然不會說,今天早上八點指派給你,要求你中午吃完飯就給我,第一這個不現實,第二腦力勞動不能只給輸出的時間,很多時候有趣的解決方法都是來自於輸入。

計算整體價值 or 輸入(思考)的時間

所以,這時候給予酬勞就是個有趣的議題了。
我當初跟她講了兩種酬勞方式:

  1. 由她去計算價值,自己報價。
    當這個資料庫系統優化好了,能為我們團隊帶來多少價值?給她自己去評估報個價給我,這也順帶考驗了她的商業、成本和全局思維。
  2. 或者就是最直白的,時薪計算。
    不過,我有另外跟她說:「你可以到處去查資料、看書學習,參考別人是怎麼做 CRM 系統的。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你想報時數也可以,但你要紀錄下來,自己在輸入和輸出的時間分別是多少,之後和我討論你從中學習到什麼。」

由此可見,腦力勞動的工作,過程過於複雜,往往只能看結果(績效)的。但是要達到好的結果,絕對不是埋頭苦幹,只專注輸出,而忘記了思考和輸入新資訊。

當現在工作型態主要是以腦力勞動時,上下班的界線就模糊了,加班費真的很難給,那該怎麼辦呢?

在 Keep 加班的日子 Keep 北京總部的頂樓,我們有超過 500 坪大的公共空間(這張沒拍到頂樓的各種木製桌椅和裝飾);公司為了讓我們在休息時,多去思考,放鬆才能輸入,換取更有效的產出。

時薪、月薪、年薪,你知道這三者的本質差別嗎?

所以,我在北京的互聯網公司工作時,雖然我們公司的正常下班時間是 19 點,但我的團隊往往都是晚上 21 點多才離開公司,我們也從來沒報過加班費,這不是我們奴姓高,而是工資計算方式不一樣了

時薪:體力勞動;月薪:買你一個月的時間

剛剛講到的班,或者最類似的「時薪」,都是比較偏體力勞動的工作,你一小時大概能產出這些量,所以我買你一小時的工作時間;然而腦力勞動的工作,出現了月薪,因為你很有可能是在家裡玩遊戲、看電影時,突然有了一個工作上的靈感,後來也確實落實了這個點子,那這個時候要算加班嗎?還真不好拿捏,所以用「月薪」,買你一個月的時間。

年薪,不只買你的時間,還買了你的生活狀態

你可能也會發現,剛出社會時談的是月薪,後來你的工作漸漸從簡單的結構,也就是體力勞動轉為複雜結構的腦力勞動時,我們談的往往是「年薪」,就跟職業運動員很像,不是只有在打比賽時才算是工作,這些運動員的日常生活也很重要,無論是訓練還飲食,不只是買你的日常生活時間,還買了你的生活狀態。

所以,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我們越要讓自己免於「簡單結構」不太需要思考的體力勞動工作,讓自己多用腦,增加自己的價值。

當然,明確的上下班時間也是工業時代的產物了,隨著疫情的影響,我身邊很多朋友的公司都已經全體實踐了 Work Form Home 快要一個月,當工作和生活越來越模糊,希望能汰換掉一些不合時宜的制度。

不過阿,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很疑惑,
所以我是要讓大家打消「報加班費」的念頭嗎!?

其實不是,我想的是,我們可以換個概念: 

月薪或年薪(底薪)是對你的信任,獎金才是你該提的 加班費

當公司不分上下班,買你的一段時間,是信任你能達到一定的產值;如果你能確保你的產值能超出期待,能有超乎預期的投資報酬率,當你能站在公司的角度提出獎金或加薪,我想這才是網路時代的腦力勞動者的加班費。

至少我前幾份工作都是採取這樣的機制,除了成功交換到我想要的酬勞之外,也更能獲得老闆的信任。一方面知道你能站在公司的角度有成本思維,另一方面也能讓他們知道,我是需要有輸入時間來讓成果更好的。

好,今天的雷蒙三十先到這了。
我們把內容改成十分鐘左右,只提一、兩個點,用故事和個人經歷串接的方式,你會喜歡嗎?(別只看文稿,聽個音頻或會有意外收穫喔!

最後,我們來思考一下,你來想想看你的工作,是屬於哪種性質呢?如果你是腦力勞動,你怎麼處理這模糊的上下班心境呢?如果你是體力勞動,你是怎麼區分你的上下班的呢?

期待你到 IG #雷蒙三十 @yuiraymond 跟我們分享,或者也可以到臉書私人社團,參與每一集的討論喔。

本集彩蛋:Apple Podcast 評論回應

謝謝青鳥大嬸肯定雷蒙三十,我們會持續下去的!希望未來一個月至少要有一位「走出不同路」的而立人物,讓我來替大家探索這社會上不同的可能性。

關於小小缺失的部分,是的,我的鼻音部分是因為我有先天性的過敏性鼻炎哈哈…台灣太潮濕,剛回來的時候一天要用到一包衛生紙…買了除濕跟空氣清淨機後有比較好了 XD 希望未來節目越來越好,我們也能買專業的錄音設備,來給大家更好的音質,再次感謝!

雷蒙三十 Podcast

網路時代未來個體的音頻節目,紀錄自己的學習和反思,也去訪談「而立人物」
不是普遍被宣揚到膩的成功人物,而是看似一般,卻走出不一樣成就模型的 30 故事

點此收聽 Podcast|臉書社團

立即分享

關於作者

留言回應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